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读 《游岳阳楼记》,“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你能推断“愀然”“泫然”是什么意思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 己卯上元 , 予在儋州 ,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诗文作延伸】

听琴图

蔡京

吟徵调商灶下桐 , 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注释】①徵:中国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包括宫、商、角、徵、羽。②灶下桐:出自《后汉书·蔡邕传》,蔡邕善鼓琴,时闻灶下桐木燃烧的声音,知为制琴的绝佳木材,乃用余木制成一琴,因尾部有火烧痕迹,名为“焦尾琴”。③无弦:出自《晋书·陶潜传》,说其“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在古代,琴被视为乐器之君,能匡正不正的行为。

《绘事微言》两则

(一)

政和中,徽宗立画博士院,每召名工,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人皆向酒家上着工夫,惟一善画,但于桥头竹外挂一酒帘,上其得“锁”字意。后又一日,试“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某甲但画杨柳楼台一美人凭阑。上亦之。

(二)

徽宗一日洒翰于小白团扇,书七言十四字曰:“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适思倦,顾左右云:“有能吟者,可令续之。”有荐太学生者,既宣入,恭读宸制,乞为取旨:或续句呈,或就书扇左。上曰:“朝来不喜餐,必恶阻也。当以此为词以续于扇。”生续曰:“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上大。会将策士,生未奏名,径使造庭赐登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