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①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 , 何谓?”
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 , 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子贡对曰:“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②之行也。孔子告之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 , 其于赤也。’”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骄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③ , 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乃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壹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焉人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弟子行》,有删改)
【注】①子贡是端木赐的字,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②冉雍,名仲弓。③眉寿:长寿。因人老会长出长眉毛,故称眉寿。
材料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节选自《论语·为政》,有删改)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节选自《韩非子》,有删改)
【注】①为吾善:自觉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什来计算,即不到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