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日( ) 信( ) 2)道( ) 食( ) (3)固( ) 以( )
习伏众者,巧者不过习者之门{#blank#}1{#/blank#}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②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③而起,绝袖。……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④ , 尽失其度。
——《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揕(zhèn):刺。③自引:自己抽身。④不意:意料不到。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lank#}1{#/blank#}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lank#}2{#/blank#}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lank#}3{#/blank#}
【甲】诸葛亮《诫子书》全文。
【乙】父母于子,虽肝肠腐乱,为其掩蔽① , 不欲使乡党士友闻其罪过。然行之不改,久久人自知之。用此仕官,不亦难乎?
(选自曹丕《诫子书》)
【丙】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 我实老矣,所恃②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③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故禹④不爱尺壁⑤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⑥远节⑦ , 闻一得三,志在善人。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选自王修《诫子书》,有删改)
【注释】①掩蔽:指遮掩过钳。②恃:依赖,依靠。③遑遑:惊慌不安的样子。④禹:大禹。⑤尺璧:直径一尺的玉璧。⑥高人:高尚的人。⑦远节:高远的操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