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一起练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场暴风雪

    昨天夜里,北风凛冽(lǐn  liè),乌云遮盖了整个天空。看不见一颗星星,也看不见一片蓝色的天空。

    不久,雪花静静地飘落下来,就像一片片白色的羽毛。雪花落得越来越快,直到弥漫整个天空。它们没有一点儿喧(xuān)闹,却持续地忙碌了整个夜晚。

    它们给大地盖上了一床柔软的白毛毯(tǎn);它们给高大而青翠的松树披上了美丽的羽毛;它们给小灌木送来了暖和的睡衣和帽子,让它们酰(hān)睡过去。

    它们把小路藏了起来,男孩们高兴地挖开一条新路。它们把又旧又尖的篱笆(lí  ba)变成了一排士兵,把大门变成了队长。“士兵”和“队长”全都戴着又高又白的帽子站在那儿,纹丝不动。

    旧玉米篮子被扔到了谷仓外。它倒立着身体,被雪花做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顶小雪屋。

    当忙碌的雪花们完成了它们的工作后,太阳露出了笑脸,它想看看雪花都做了些什么。

    太阳一定对所看到的景象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它笑得如此灿烂。整个洁白的世界闪闪发亮,就像有一颗颗小星星在眨眼睛。

(1)、阅读短文可知,雪花像从空中落下来。
(2)、忙碌的雪花都做了哪些工作呢?用“”在文中画出来,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3)、雪花和雾都是由变化而来的。和爸爸妈妈去雪地里走走,感受雪花的美丽吧。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与其恨,不如爱

    地处瓦拉纳西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只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依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

    得出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每年夏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