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始洞然       洞然:明亮的样子 B、诸父异爨     迨:等到 C、变矣       再:两次 D、牖而居     扃:门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庭          室西连中闺 B、某所,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 C、指叩门扉曰 比去,       手阖门 D、 , 能以足音辨人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而庭阶寂寂……珊珊可爱”几句诗意般的描写,情景交融,流露了作者居于此处的满足和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B、文章第二至第五段主要写项脊轩中发生的可悲的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项脊轩”为线索,将相关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 C、全文有一个“文眼”:“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写“可喜”,再写“可悲”,由喜到悲,就是全文结构脉络。 D、归有光选取日常生活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华丽的语言,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 大 河, 而放 之海 。 方 其 功 之 未 成 也 盖 亦 有 溃 冒 冲 突 可 畏 之 患 惟 能 前 知 其当 然 事 至 不 惧 而 徐 为 之 图 是 以 得 至 于 成 功

(节 选 自 苏 轼 《 晁 错 论 》 )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①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 , 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注释】①元元:善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号作西時用事禁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①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微彩喜迎易衍生容繁素重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仆窃不 ,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