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捕蛇者说》同步练习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②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③;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①华:花。②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③缯:泛指丝织品。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③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周荣《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指门板③牡:门栓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②时始总角③ , 新病起,体未堪劳 , 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林道人诣谢公》)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发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 , 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②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启行。其戚友尼③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 , 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⑤。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①松江千总:清代驻守松江的武官。②衅:战祸。③尼:阻止。④趣:同“促”,催促。⑤勖:勉励。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及遭孙恩之难① , (道韫)举厝②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③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④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节选自《晋书·列女传》)
【注释】①孙恩之难:起义军首领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②厝:同“措”,举动。③肩舆:乘坐轿子。④见:被。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