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16-20无解析)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其中,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用语中使用不当的是(    )
A、等候客人用“恭候”,宾客来到称“光临” B、中途先走说“失陪”,起身作别说“久仰 C、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谅解说“包涵” D、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指点说“赐教”
举一反三
某校跟随总书记脚步,开展主题为“重温美德故事”的研学实践。

安徽桐城六尺巷

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土地纠纷。张家给远在京城的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回复的《让墙诗》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得诗后主动退让三尺,吴家备受感动,也让出三尺,由此,形成了六尺巷。

   

   

山东面阜“三孔”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在此开坛讲学,宣传“仁”等儒家思想。《论语·颜渊》记载,弟子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施行仁道,就像出门时对待贵宾一样恭敬,役使百姓时如同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国家或家族中就不会产生怨恨。

山西平遥古城

清朝末年,有一位乞丐婆拿着从去世老汉皮袄夹层中找到的一张字迹模糊的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日昇昌票号,兑付这张30多年前的汇票。大掌柜仔细询问详情,翻查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本金和利息。这是发生在平遥古城日昇昌票号的故事,在平遥古城里,随处能感受到晋商重“信义”的经营之道。

   

请你为学校推荐两个研学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荐理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