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课《成功》同步练习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形容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各的长处) B、小平总是把老师的叮嘱当作是强聒不舍的空话。(形容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这个人偏执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D、19世纪中期,化学元素已发现了63种,这已发现的63种元素,把化学家们搞得眼花缭乱。(化学家们因元素太多而杂乱就感到眼睛都看花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致网虫儿子

赵芹

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毛头,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你以前对我下达给你的命令,运行速度不亚于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情你都不大情愿,有时候我还得敲几次①         你才执

行命令,遇到你不高兴就干脆“死机”——根本不理我。

    有时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你却毫不领情,有时我还得费神为你把饭菜发送到“回收站”。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我好不容易“制作”好的饭菜,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②   

    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你却对我说我对你的这一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前天的家长会上,你的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的种种“非法操作”。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信息(还画个小企鹅)……不能说这些都是电脑惹的祸,但至少你已经得了电脑综合症。就连你做作业时,看见有下画线的地方,你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用笔点一下。要知道,无论你点几下,它也链接不出答案来!

    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试,可是现在你不打好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大道理我不说,每次说你你就会进入“睡眠状态”,只要一听见开机的声音,或是“猫”一叫你就会“重新启动”,又来了精神。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就连你说的一些话,我甚至也要找个“金山词霸”翻译一下。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的文件,而我忘记了密码;有时像一幅不知什么格式的图片,没有合适的看图工具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解不开,更不明白你那十几个G的“硬盘”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有的“界面”。我也不愿每天挂着个“黑屏”的脸面对你 , 不愿“压缩”你的个性,很想让你自由成长,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堵抵御侵袭的“防火墙”。我怕我管得太多了,影响你“超频发挥”,可是不管又怕你“程序”出错。

    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吗——这颗做母亲的心?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就已经中了“I love you”病毒,而且它已感染了我的“内存”,无药可救了。

    好了,我知道你快放学回家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我不想做你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朋友,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启发、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描”程序检查一下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你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祝你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某年某月某日

阅读

【材料一】

从汉字上说,“请明”体现出古人对这一节气的理解。

《说文解字》:“清,朗也,澄水之貌。从水青声,“作为一个形声字,‘清”的义符“水”表明了它的义类,声符“青”则提示了它的读音。《释名》:“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也指出“清”与“浊”“秽”等词词义相反。《诗经》之“河水清且涟漪”,用的正是清的本义,倘将水之清澈,类比为人的品质,“清”就有了新的引申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其中的“清”和“浊”都指向了人的品行。水之清澈还可以被用来比喻社会的状态,《孟子》说“以待天下之清也”,就是期盼着天下的清平。这些蕴含在“清”字里的价值观念,都说明了人们对“清”的状态的珍视。

“明”,从古文字到今文字,有两种不同写法,表达了古人从不同角度对“明”的认识,一种是从“圆”“月”会意,其中“圆”象窗户之形,“明”字取月光进窗户之象,表达出古人对明亮的诗意认识。另一种,是从“日”“月”会意,“明”字兼取白天明亮的阳光和夜间皎洁的月光会意,表达出古人对日月光明的认识。

“清明”连言,正道出了春天里天朗气清、天地澄明的特点。

【材料二】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餐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遵循着世代相传的习俗,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同时也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一般会到坟前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上香纸钱,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青团是清明节常见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于祭祀,到了现在,它也成为清明节最受欢迎的美食。这天吃青团,有生活甜蜜、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

插柳折柳是为了纪念农事鼻祖神农氏的。柳条插土就能活,生命力非常强大。人们在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拿在手中把玩或者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以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寓意挡住疾病。

此外,清明节还有许多地方特色的习俗,如荡秋千、蹴鞠、射柳、斗鸡、蚕花会等。达些习俗不仅丰富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智慧。

【材料三】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萃绿”,近年来传统的清明祭扫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清明前后是林昔火灾多发季节,每年因为野外祭祀用火导致的森林火灾事故层出不穷;“豪华跑车”“名表首饰”“四合院”等成各样“奇葩祭品”的出现,折射出人们在祭扫上不断增长的攀比和虚荣心理。此外,传统祭扫文化在商业操纵、价值误导等推动下,已偏离了追忆亲人的本义,带来了种种异端。

因此,对清明祭扫方式进行创新,是一项明智之举。将祭扫活动与传承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街接,选择通过“云祭扫”“鲜花祭扫”“水溶祭祀”等方式进行祭扫,具有多重意义。一是继续实现了缅怀逝者、敬仰祖先的目的,让文化得以传承;二是让“变了味”的清明节富有现实意义,让淡忘清明节精髓与精神内涵的人们重新认识和感受到清明祭祀的意义。三是让祭扫更绿色、低碳,不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更好地倡导生态文明。总之,清明祭祀方式创新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精神、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