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四海教育集团六校联考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如下图,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于1865午在上海创办的,招募外国工匠造枪炮和轮船,有工人2000多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材料三: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四: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危急形势?“自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方式上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
(4)、结合所学知识想想,陈旭麓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举一反三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21世纪把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