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四海教育集团六校联考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一:15世纪早期,海洋上曾有中国人频繁活动的身影。欧洲人直到1500年前后,才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让当时的中国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于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材料三:近几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1年以来,美国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周边国家频繁军演,插手中国南海事务,妄图使南海问题复杂化。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一: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其带头人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材料二: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其发动者和组织者尽管未能明确提出改变社会制度的问题,但他们顺应了这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在清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而且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自此,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