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单测】九年级(全)历史与社会测试卷(二)(上册第二单元)
材料一: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这场革命粉碎了传统主义,同时又开辟了新文化运动之时代。……他(胡适)创造了“孔家店”这个侮辱性的词汇,而他的追随者则疾呼“打倒孔家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颇具影响力的《申报》评论道:“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注定要失败的。让国人今天知道,一劳永选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国人抛弃了自己的利益,谁能侵犯它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①它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②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 |
4250 |
100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
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皇帝同意其建议。
——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