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单测】九年级(全)历史与社会测试卷(一)(上册第一单元)
材料一:以下是“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名称 |
得票数 |
所占比例 |
1.广州 |
5863 |
37.4% |
2.武汉 |
8148 |
52% |
3.南京 |
878 |
5.6% |
4.上海 |
117 |
0.7% |
5.北京 |
461 |
2.9% |
材料二: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与此同时20世纪初,大多数中国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同时认为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就是文明、开化。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各种不平等条约并没有被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时间 |
经典语录及时代背景材料 |
1894年 |
①他 《上李鸿章书》:“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鉴于日本维新的成功,隔年,一批有识之士也开始救国救民的新探索。 |
1903年 |
②他《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1912年 |
③他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在此(1912年3月)之后,剪辫渐成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 |
1917年 |
④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很多农民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当张勋率领辫子军上演复辟闹剧后,孙先生不禁感慨:“……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
1924年 |
⑤他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
1925年 |
⑥他在北京病逝,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小链接】民国初期社会面面观
|
|
|
签订“二十一条” | 上海街头流浪的逃难者 | 老“猿”百态(猿同“袁”)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