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单测】九年级(全)道德与法治测试卷(十九)(下册第一单元)

2018年11月5日至l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有什么意义。
举一反三
材料:新华网北京2006年11月4日电(记者刘东凯、李诗佳、郝亚琳)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开幕式。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天是值得历史记住的日子。我们中非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相聚北京,共叙友情,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同事和嘉宾前来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胡锦涛指出,今年正值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重洋,但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今天,中非友好已深深扎根在双方人民心中。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
━━真诚友好,是中非友谊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我们双方都珍视中非传统友谊,诚心诚意致力于中非友好事业。
━━平等相待,是中非互信日益增进的重要保证。我们双方都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对方的关切,认真学习对方的发展经验。
━━相互支持,是中非合作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我们双方都衷心希望并真心支持对方发展进步,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
━━共同发展,是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我们双方都坚持互利互惠的友好合作,让发展成果惠及双方人民。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历久弥新的“和合”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标识和价值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和合”思想是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文化流派相互碰撞、互相渗透、彼此融合而形成的,是独具东方智慧的思维方式。“和合”思想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第二,承认事物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重视不同事物彼此共存、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材料二: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犹在,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这些问题,人类如何化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以及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正在为世界奉献着中国的智慧。例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外交上就提出了一系列“和合”的外交思想,包括和平发展、和气生财、合作安全、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谐共生以及协和万邦等。并在此基础上,为世界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主席还多次强调,“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独行快,众行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才能形成世界各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共赢格局。

阅读材料后,结合你从材料一所述“和合”智慧中受到的启示,谈谈当今世界各国交往中如何做才能实现“共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