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愚公移山》 同步训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年九十

磨铁杵

③始一

④媪自姓武

(2)、【甲】文中下列几组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D、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
(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有不少亲近乡野的文人,文学社的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诗文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选自陶渊明《饮酒》(其五)]

【乙】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瓮 , 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 , 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翁日婆娑其间,其香以嗅,其颖以玩,朝而灌,而锄。

(节选自陆游《渭南文集》)

【注释】①茀(fú):指杂草丛生。②瓮:一种盛水的陶器。③潴(zhū):积聚。④芙蕖:荷花。⑤颖:嫩芽。

【丙】折桂令·叹世(其二)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注释】①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②孟光台:隐士名。③倒大:极大。

【丁】陶①一日谓马②曰:“君家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 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注释】①陶:陶生,寄居于马家,善治菊。②马:马子才,顺天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