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第4课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同步练习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瓷器最早见之于( )
A、
大汶口文化遗址
B、
商、周遗址
C、
三星堆遗址
D、
二里头遗址
举一反三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甲骨文中,“册”象征着一捆用两道绳编连起来的简,“典”象征着把“册”放在几上。《尚书·周书·多士》记载周公对殷代后人的训示:“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西周金文中也有“典”和“册”的应用,从春秋一直盛行到东汉末年;完全绝迹,则是公元四世纪的事了。这些记载说明( )
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妇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
《易经》的卦爻辞里经常出现“贞”字,后世学者都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只能猜测它和“坚贞”有关。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里频繁地出现这个“贞”字,现代学者通过研究确定,它就是占卜的“占”,故而甲骨占卜师也被称为“贞人”。由此,《易经》中的“贞”也就好解释了。这表明对古代文献的解读(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