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明代之前的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史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