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东海郡开国公徐公行状

李翱

    公讳申,字维降,东海剡人。永泰元年,寄籍京兆府。举进士,初辟巡官于江西,后选授洪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刺史嗣曹王举江西兵讨李希烈,故以长史行刺史事,任职有成,曹王荐之,迁韶州刺史。

    四十余年,刺史相循居于县城,州城与公田三百顷皆为墟,县令、丞、尉杂处民屋。公乃募百姓能以力耕公田者,假之牛犁、粟种与食,所收其半与之;不假牛犁者,三分与二。田久不理,草根腐,地增肥,又连遇宜岁,得粟比余田亩盈若干,凡积粟三万斛。将复筑室于州故城,令百工之伎以其艺来者,与粟有差。刺史临视给与,吏无所行其私。应募者数千人,未十旬而城郭、室屋建立如初。刺史以官属迁于新城,县令之下各返其室。创六驿,新大市,器用皆具。曲江县五百人以状诣观察使,请作碑立生祠。公自陈所为不足述,乃刺史职宜如此,何足多者,不愿以小事市名。观察使嘉其让,迁合州刺史。其始来也,韶之人户仅七千,凡六年,倍其初之数,又盈四千户焉。

    贞元十七年,诘里盗,通蛮夷道,责土贡。大首领黄氏帅其属,纳质供赋。黄氏、周氏、韦氏、侬氏皆群盗也,黄氏之族最强,盘亘十数州。周、韦氏之不附之也,率群黄之兵以攻之,而逐诸海,群盗皆服。于是十三部二十九州之蛮宁息,无寇害。

    元和元年,诏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封东海郡开国公。诏书未至,有疾薨于位。凡三佐藩屏之臣,五为刺史,一为经略使,一为节度观察使,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爵超进为开国公,官亟迁为礼部尚书。其事业皆足以传示后嗣,为子孙法。享年七十。

(选自《李文公集》,有删节)

(1)、对下列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巡官于江西     辟:征召 B、观察使嘉其 , 迁合州刺史     让:谦让 C、里盗,通蛮夷道,责土贡    诘:追问 D、迁为礼部尚书     亟:屡次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寄籍:指离开原籍而在寄居地落户。徐公本是东海郡剡县人,后来才在京兆府落户。 B、长史:古代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但徐公所任的大都督府长史则地位比较高。 C、生祠: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曲江百姓请建生祠可看出他们对徐公的爱戴。 D、纳质:古代臣民或藩属向朝廷交纳财物。大首领黄氏率众纳质表明了他们的臣服之心。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乃募百姓能以力耕公田者,假之牛犁、粟种与食,所收其半与之。

②公自陈所为不足述,乃刺史职宜如此,何足多者,不愿以小事市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庄烈帝嗣位 , 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帝为褒纳。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又极陈车战之利。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 , 不肯奉诏。帝不悦,疏遂不行。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怿。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体仁怒,上言:“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日讲则正多规少。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遂下吏部议。喻义奏辨曰:“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也。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家居十年,卒。

(选自《明史·罗喻义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国造难生患;恃与国,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佚亦佚,进退劳佚,与人相胥 , 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

    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贵当,贵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先王不约束,不结纽。约束则解,结纽则绝。故亲不在约束、结纽。先王不货交,不列地,以为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箠使也。

    时也,利也,士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聪,是以能继天子之容。官职亦然。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

    (取材于《管子》)

【注释】①胥:从。②结纽:与别国结成同党、缔结联盟。③士:事。④容:指天子圣德。

(二)

    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榖於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

    冬,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

(取材于《左传》)

【注释】①随:国名。②斗榖於菟: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风仪秀整,美于谈论。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属二都①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 , 奉表劝进。后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明帝即位,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会丹杨尹缺,表补丹杨尹。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表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 , 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进号前将军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时历阳太守苏峻藏匿亡命,朝廷疑之。峤闻苏峻之征也,虑必有变,求还朝以备不虞,不听。未几而苏峻果反,遣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等率舟师赴难。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未效勋庸而逆受荣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复固请侃行。侃许之,遣督护龚登率兵诣峤。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

(节选自《晋书·温峤传》)

【注释】二都:指晋朝的洛阳、长安二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