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雀鸟

王鼎钧

    ①手里握一只麻雀或黄雀,是挺好玩的事情,你不能怪孩子们喜欢捉它。细嫩的绒毛,暖烘烘的腱肉,令你的掌心那样舒适。它的心脏鼓动得那样剧烈,脚爪颤动,将愉快的韵律传遍你的周身。它全身依附你,但是眼睛却张皇四顾,寻找出路。你只要一用力,就可以捏死它,可是,你若松开五指,(多么容易的事情!)你立即创造了一位活泼的天使。

    ②捉雀鸟的方法有十七种,我那一种也不会。别的孩子捉到雀儿拿给我看,如果我有钱,就向他们买;如果没有,他们就把雀儿捏死,用泥巴密封起来,烤熟了吃。如果我买到手,就轻轻的握着,享受操纵命运的乐趣。握鸟跟握住一块石头不同,你得用拇指和食指围住它的脖子,用小指从后面顶住它的大腿,中间三指贴紧它的肚子,这样,它就两脚悬空,两翅贴身,完全丧失了飞鸟的特性,任人摆弄。唯一不驯伏的是它的眼睛,总是侧头去望树枝,那神情令你觉得加倍有趣。

    ③我很注意手里握着雀鸟的孩子。怎么,你捉到一只麻雀吗?你打算怎么办?烤熟了吃?麻雀有什么好吃,不如吃冰糖葫芦。我给你钱去买冰糖葫芦,你给我麻雀。我握住麻雀,暗想:把这样有趣的东西丢在火里烧焦,实在糟蹋。我带着它到郊外去,钻进林里,钻进一片花花的树叶、花花的阳光底下,一片哗哗的鸟声中,小麻雀伸长了脖子听,侧着头看,热血沸腾,使我的掌心出汗。我一扬手,像抛一块石头把它抛出去,这石头在空中变成纸鸢,飘起来,藏进花花的阳光、花花的树叶里。风来抚摩我张开的手掌,轻轻拭去掌心的汗珠,这只手好舒服!就像刚刚跟国王握过一样。

    ④大概冰糖葫芦的滋味确实不错,我经常可以买到麻雀或黄雀。当然,有些孩子宁愿吃雀肉,到处拾柴生火,席地大餐。雀儿怎么这样愚蠢,前仆后继落到孩子们的网里?那些从我手中侥幸脱险的雀儿难道不把亲身经验告诉它的同类?在雀类的世界里,难道不互相传播警告?孩子们烤雀肉的时候,活着的麻雀在旁边飞来飞去,难道看不见?

    ⑤突然间,我兴起一阵雄心,想拯救这些可怜的小动物。我打破了那个最大的扑满(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储蓄罐)。整个暑假,天天到野外去放雀。当然,这样效果还是有限(天下的儿童都正在抓天下的雀鸟),要紧的是唤起雀类世界的自救。一只麻雀黄雀什么雀由别人手里转来之后,绝处逢生之前,我剪掉它的一个脚趾,仅仅一剪。雀儿受到伤害,剧烈的抖动了一下,比起烧死,这点痛苦算不了什么。唯有经过痛苦,才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唯有经过痛苦,才会牢记教训,不犯以前的错误。带着痛苦飞去吧,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时时反省,为什么少掉一个脚趾。要告诉小雀儿怎样保全脚趾。让所有的雀类看到那只残缺的脚,让它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有些地方不可去,有些东西不可靠近,有些食物不可吃。

    ⑥这癖好花光了我所有的储蓄,甚至使我成为亲友眼中的笑柄。那年头,长辈们作兴赏一点零钱给小孩子花用,他们把铜元塞进我的口袋时常说:“拿去买麻雀。”我常常到打谷场上去看麻雀,特别注意它们的脚,雀儿成群结队,个个双脚完好,趾爪齐全,那些得到教训的雀儿,个个远走高飞,躲开凶残阴险的人类。我希望永远不再看见它们。一天,新雨初晴,积水旁边留下麻雀跳过去的一行脚印,水痕清晰,有一根断趾,我蹲下来看了许久,一直替那只鸟担心。

    ⑦一年以后,城里来了一个走江湖的,用一只聪明的染黄了的麻雀替人抽签,生意很好。我跑去看,先看那鸟的脚爪,有一跟脚趾只賸下半截,站在滑溜溜的横杆上分外吃力。我本来有些生气,想骂它一顿,问它为什么上过一次当还没有学乖,辜负了我一片苦心。它侧着头望我,当初在树林里我展开手掌托住它,让它飞去,它似信似疑的迟疑了一下,回头望我,就是这种神情。我的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温暖,好像看见了久无音讯的老朋友,除了关切以外,还想在彼此之间留下一点什么,纪念这一次难得的重逢。

    ⑧要想留一点日后的回忆,现在就抽一次签吧。这样最方便,也唯一可行。我摸出钱来交给它的主人,那江湖客吹一声口哨,黄麻雀侧着头再望我一眼,分明还认得我。一阵喜悦从我心底涌上来,它也知道遇见了老朋友,它不会忘记在患难中得救的经过。它在张望那一叠其薄如纸的竹片,想从其中选一张「上上大吉」出来,表示对我的感激。

    ⑨黄雀是知道报恩的,啣一张竹片比啣一个玉环来要容易得多,是不是?江湖客又吹口哨了,在尖锐急促的哨声中,黄雀结束了犹疑,去啄那竹片,啣出一张来,交到主人手中。竹片上有四个字:“下下,不吉。”

    ⑩我现在觉得非常愤怒了,它曾被我救赎,现在却单单选这一支坏签抽给我!我大步走去。半途,一个孩子追上来问:“要买麻雀吗?”

(《王鼎钧散文》有删改)

(1)、文章讲述了“我”和雀鸟之间的故事,阅读本文,补全下面的空格。

。→为拯救更多雀鸟,我剪掉放生雀鸟的一个脚趾。→②

(2)、王鼎钧擅用活泼的形式,浅近的语言,表达深远的寄托。请仔细品味下面句子。

你只要一用力,就可以捏死它,可是,你若松开五指,你立即创造了一位活泼的天使。

(3)、有人说本文结尾处写道:半途,一个孩子追上来问:“要买麻雀吗?”让读者感到突兀,可以去掉,你的理解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童年钟声
①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音符,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童年那悠扬的钟声,一缕缕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
②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北边,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子,密密匝匝地长满榆树、萍柳、杨树和各种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爽,树林里异常幽静、舒适。树叶正由鹅黄变碧绿,阳光透过那稀稀疏疏的树叶,在地上映出凌乱的光斑。林中的鸟儿活跃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清风摇动满树的绿叶在鼓掌。流水潺潺,鸟啼声清脆悦耳,一只只蝴蝶在灌木丛中盘旋嬉闹、比翼齐飞,一群蜻蜓好像飞机特技表演队,在空中滑翔俯冲。活泼机灵的小鸟,在刚换上春装的大树上蹦来跳去,比赛似地歌唱。林中蜿蜒幽静的小路,时而响起学生的脚步声和读书声。鸟儿们顿时像遵守纪律的孩子,鸦雀无声。孩子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诵读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读书声,童稚的歌声,爽朗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水声,合奏出优美和谐的天籁之声。那天人合一的仙境,梦幻一般,让人陶醉。
③当年村里小学的设施非常简陋,用不起木制的课桌,就用土坯垒上几排土台子,凳子也是从各家捎来的,可大家读书、学习十分卖力。同学们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墙南角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当旗杆。每当重要的节日,都要升五星红旗,同学们穿着五花八门、衣服各式各样,在五星红旗下庄重地行注目礼,顿感一股暖流在胸中流动。清风下轻轻地摆动着的红旗,是那么鲜艳动人。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钟声了。起初是铁铸的钟,后来换成一截炮弹壳,用一根粗钢筋勾着挂在树上,敲起来“铛铛”响,声音清脆还有余音。(清晨,孩子们听见钟声立刻背起书包跑出家门,追逐着,嬉闹着,笑声一路铺撒到校园。)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孩子们自力更生,玩弹玻璃球、打梭、打陀螺、跳高、跳绳……同样玩得兴奋、痛快!
④那时村里和学校都没钱,学校就组织“勤工俭学”。春天,让我们排着队去山冈沟底去捋刺槐树叶;秋天去田野翻地捡地瓜、花生。更有趣的是去山上挖山蝎子和土鳖。那时山上蝎子多。搬动大的石头块,会发现有蝎子高扬尾刺与你对视,或直往石缝里钻。我们就迅速用筷子夹起来,放进准备好的玻璃瓶中。一只二分钱,抓上半天能卖几毛钱,高兴地一蹦老高。
⑤刚从童年的学校毕业,人生的学校就在岁月急促的钟声中开学啦……
⑥中年、青年人都已远离了童年,少了那份纯真,多了几分责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现实生活的磨练中变得更加成熟与智慧,童年时期的童心、童趣却越来越淡,儿时那些最简单的辨别是非、美丑的标准也逐渐变得模糊。(当我们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会突然顿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
⑦童年是一盘永恒的录像带,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画。既是人生的独版,又是绝版。如果人生能重复,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纯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钟声,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食品添加剂

      材料一: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材料二: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材料三: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材料四:某食品配料表

原料

比例

添加剂

比例

小麦粉

83%

山梨酸钾

0.8%

鸡蛋

10%

蛋 白 精

0.2%

白砂糖

6%

腐乳红曲

0.1%

       材料五: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肉毒杆菌有多毒

       ①媒体报道,不久前,四川泸州一家三口因食用了自制臭豆腐而中毒并危及生命经诊断,导致这家人中毒的原因,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肉毒杆菌。

       ②肉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具有芽孢,因其外形像个梭子,所以又叫肉毒梭菌,全称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臭名昭著的致病菌。肉毒杆菌本身无害,但其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梭菌毒素,简称“肉毒毒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即是由肉毒毒素所致。

       ③肉毒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毒物之一。它到底有多毒呢?肉毒毒素比氰化钾的毒性要强得多。如果量化一下,1克肉毒毒素就可以放倒100万人。

       ④肉毒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动物粪便中,其中土壤是重要的污染源,它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昆虫、禽类等传播到各处。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亦可被肉毒杆菌污染。

       ⑤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发病机制如下:肉毒毒素随食物进入肠道,在小肠内被胰蛋白酶活化并释放出神经毒素,后者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入血液,作用于周围神经与肌肉接头处、自主神经末梢及脑神经核,可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受阻,最终导致肌肉麻痹和瘫痪。当呼吸肌发生麻痹时,即会致人死亡。

       ⑥肉毒毒素中毒的潜伏期有的可能只有数小时,有的则多达数天。和其他常见食物中毒一样,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但肉毒毒素中毒会让中毒者出现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和复视等现象,这是其他食物中毒所没有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

       ⑦由肉毒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四季均可发生,中毒食品多与饮食习惯有关,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制品,如豆豉、豆瓣酱、臭豆腐等,其次是肉类和罐头食品。

       ⑧虽然肉毒毒素很毒,但肉毒毒素及肉毒杆菌都不耐热,高温加热即可使各型毒素遭到破坏。所以,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是破坏肉毒毒素,预防中毒的可靠措施。但是别忘了,肉毒杆菌的全名叫“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细菌一旦呈现芽孢状态,它耐高温的本领就非常强大了。只有在120℃以上加热20-30分钟,才能把芽孢杀死。

       ⑨了解了这些,就不难找到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首先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自制发酵豆制品,最好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这样安全性更有保障。其次,在家庭厨房当中,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豆酱,以及家里吃剩的肉类、鱼肉、蛋类等,在室温下存放之后,一定要重新加热后再食用。此外,从超市买回的散装熟肉制品、豆制品等最好不要直接吃,还是加热一下为好。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瓜们的寓言

       ①微风和煦。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所以我可以爬得很高。每天清晨,我可以望着极远方的朝阳缓慢地升起,将自己洁白的光辉毫不吝啬地洒向刚刚苏醒的大地。朝阳的光芒,像初生婴儿的眼光一样,纯真与不屑世俗。每天傍晚,我可以看见那一轮残阳带着血色的光芒,承载着大地上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沉入地平线。夕阳的余辉终究还是无法承受所有的记忆而沉睡,回归于曾经的起点和理在的终点。每到夜晚,繁星点点,在星光的照耀下,我可以看见远处星罗棋布的村庄,稀疏的几间屋子外摇晃的灯光。我以俯视者的眼光,注视着人们灵魂的干枯,以及闹市最深处的万籁俱寂。”

       ②丝瓜说完转向南瓜,说:“那么你呢?”

       ③“我并没有丝瓜你那样可以俯视大地的‘高度’,所以,我今生永远无法看见你所描述的朝阳初升,日薄西山,繁星点点,更无法看见人们灵魂的干枯。因为我的藤蔓很短,果实很重,所以脆弱的茎无法支撑这果实,我无法攀爬上高高的架子。但是我贴着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踏实。我从未觉得泥土是污秽的东西,因为大地是滋润我们的初源。没有泥土,我也就不会降生,更不会知道还有日光这样温暖得如同解冻了的春风一样温暖的东西。所以我也不愿意往上爬,我不想离开大地。”

       ④说到这里,南瓜低下了头。

       ⑤一阵大风到来,丝瓜的藤蔓被吹落在地。当丝瓜正想以惯常的姿态俯视一眼南瓜的时候,却猛然楞住。他已无法再俯视南瓜了。因为他和南瓜一样高了,甚至说,比南瓜还要矮一些。

       ⑥他没有了那个架子,又怎能俯视大地呢?

       ⑦没了架子,我们都一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些美好的树

张炜

    ①相信人人都有关于树木的记忆,或一片,或一棵,或一丛,是他们的故事和印象,甚至是一份情感。它们大半在远处,在依稀可辨的遥远之地,或早已经模糊了,消逝了。

    ②一些美好的树留在了昨天,在原地,而我们自己移动了。有时候正好相反,是我们自己留在了原地,而树木离开了,不见了。

    ③总之,人与树的故事,是分别离散的故事,是伤感的故事。这种分离往往是人间最不幸的,它或许根本就不应该发生。想想看,当我们离开一片土地很久之后,归来时一眼又看见了它们待在原地,那是怎样的欣喜。这时会有一句滚烫的话在胸间泛动:又回来了。它像昨天一样沉默、含蓄、深情,也像昨天一样细语和注视。你想听清它的每一句话,你抚模它,亲近它。它从不主动对你说些什么,现在仍旧如此。但是它镇定自若地站在那儿,满怀期待或一无所求。

    ④我还记得少年时代的那片白杨。它们高大、洁净,挺立在白色的沙滩上。每一棵都英姿勃发,树干粗粗的,泛着鸭蛋青色,叶片油亮。它们相互之间并不密挤,而是恰到好处地疏离,相距有五六米或十几米不等。它们组成了不大的一片疏林,自成一个世界。这是我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的地方,我迷恋关于它们的一切。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表情、自己的模样。洁净的沙地上偶尔走过一只小虫,它在树下徘徊一会儿,然后就沿树干爬向高处。蝴蝶飞来了,从这一棵飞向那一棵,亲近过每一棵白杨才离开。有五个大喜鹊窝建在了树顶,这些一尘不染的鸟儿与这些白杨是最好的朋友。牵牛花开了,一朵朵仰向天空,似乎要与高大的白杨对视。

    ⑤如果穿过这片白杨树往西北方向走,大约是两三公里的地方,还会遇到七棵高大的橡树。人们都说这七棵树是年纪最大的了,到底多大年纪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兄弟七人,从很远的地方走啊走啊,一直走了几千公里,直至看到了这片沙滩。它们大吸一口清新甘甜的空气,看看脚下和四周,决定就生活在这里了。它们驻足不前,从棵棵不到碗口粗的小树,长成了如今这样的苍劲大树。它们不像白杨那样笔直,而是略带弯曲,看上去就像探身说话一般。它们相距也有五六米的样子,每到了风大起来,就要大声费力地说话。它们是兄弟,它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⑥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树比橡树更严肃了。它们黑黑的粗粗的皮肤,说明这是一种在风霜里毫不畏惧的生命。它们一律都是男子汉,刚直、坚定、眼神凝重。树木像人一样,有目光。柳树的眼神是顽皮的,白杨的神色是温暖的,槐树的眼睛是闪烁的。橡树有时严厉地看着我,让我小心翼翼地挨近它,或退开一点。但我喜欢它们,有些离不开它们。我每隔几天一定要来看望这七棵橡树。

    ⑦我们居所正北方是园艺场。在场部的边缘那儿有一排大银杏树。它们奇异而旺盛,漂亮极了,那么神奇的叶子,简直是画出来的一样。我看过了多少树木的叶子,就从来没见过一种叶子像銀杏的那样美丽。每一片叶子就像一面小小的扇子,又像一只小巴掌。它有均匀的掌纹,有涩涩的手感。银杏的表情就来自叶子,这叶子是娟秀而羞涩的。

    ⑧银杏树我从第一眼看到就是那么高大。它们一定是先于我很多年来到这片沙滩上的,那时这儿可能是清静的,没有多少人烟的。它们见证了这里的一切,将所有的故事都记在心里。我不知道它们与那片白杨和橡树是否互通消息,只知道不同的树林是难以相见的,因为它们无法像人一样移动,只要生在了那里,差不多就要待在那里一辈子,直到生命的结束。

    ⑨我认为银杏树全都是女性。它们温柔细膩,有和善的的面容。它们的身材高颀而美丽,几乎比人世间一切的生灵都要好看。是的,植物和植物,植物和动物,所有的都可以比较,比性格,比容貌和身材,比力气和品德。当然这种比较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真的难以判断。比如一只洁白的小羊和白杨之间,它们谁更洁净和可爱?再比如一头青牛和一棵橡树,它们谁更有力和顽强倔强?还有,我们班新来的女老师,她不知为什么,越看越像一棵银杏树。

    ⑩时光飞逝,转眼十年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四十年过去了。我走向远方,树木们留在原地。我向它们告别,然后一步步远去。我间或在几年后也曾回过那片沙滩,那时就会有一次难忘的相逢。后来我越走越远,返回的的机缘越来越少。我在异地他乡想念着那些树。

    ⑪我想念我的那片白杨林,七棵橡树和一排高大的银杏。我想念所有的树。

    ⑫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归来了。这是可怕的遭遇,因为那无边的沙滩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我看见了塔吊、围墙、人流。唯独没有了树木。荒原被剖开,一条条壕沟里是铁锈色的水,让人想起血渍。七棵橡树没有了,一排银杏没了,一片白杨没了……

    ⑬那些可爱的树都没有了,它们因为完美和正直,所以难以存活人间。人世间的杀伐是如此的惨烈,以至于没有留下什么。几十年之后,谁能在故地找到记忆中的大树?一片、一棵、一丛?都没有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