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东阳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孙中山及甘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 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1925 年 3 月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但孙为进步奠定了基 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上继其遗业。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19,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 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 历史上传为“佳话”。 但对甘地非暴力思想也有不同意见。印度另一位政治领袖真纳就认为甘地改变了国大党 成立的初衷。在非暴力不合作的口号下,国大党发动群众斗争,最终伤害的可能是印度 的长远利益和民众利益……(家庭纺织运动)要求全国民众回归土布手摇纺车时代,尽烧 价廉物美的洋布,最后实在无法推行,不了了之。

——摘编自林达《历史在你我身边》

(1)、为“超越狭隘的种族诉求”,孙中山先生作了怎样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先生晚年为“进步”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2)、根据材料二,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认识①推动印度独立,产生较大积极影响; ② 政治上和经济上伤害了长远利益和民众利益,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认识谈谈自己的理

解?

举一反三
战争、冷战等破坏世界和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引起战争动能的势能是一战前欧洲均势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国际关系的全面紧张。均势的改变是国家间实力消长的结果。 在欧洲六个大国(英、法、俄、德、奥、意)中,英德之间的矛盾至为关键。……各种最新式的现代化武器被陆续投入战场,战争之惨烈规模空前,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交战各国为赢得胜利,纷纷通过国家力量动员一切经济、金融以及文化等资源,进行总体战。

——摘编自岳健勇《一战启示录:世界体系与国际体系的冲突及其后果》

材料二 从 1945 年战争结束到 1947 年冷战爆发,从我们的描述和史实的发展来看,主动的是美国,被动的是苏联。 事实上,不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苏联是较弱的,它不愿意跟美国发生对抗,也没这个必要、没这个能力去和美国对抗。 而冷战的发生,是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了美苏双方战略互疑,频繁的误判和误解。 美苏都朝坏的方向,朝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方向去解读对方的行为,结果就是看不清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表面现象,辨不清对方的目的。

——摘编自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 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整理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阅读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