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卷)

课内阅读。

《搭石》片段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请在“    ”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请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人影绰绰”的“绰”字的读音,我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它的准确读音是(chuò  zhuō)。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紧走搭石慢过桥”中的“紧”的意思是
(4)、“清波漾漾”与“人影绰绰”都是含有的四字词语,我还会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5)、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美”,有听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看得见的“美”指的是:

听得见的“美”指的是:

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指的是:

(6)、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举一反三
请认真阅读下列两篇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藏獒

    藏獒(英语:Tibetan Mastiff),又名西藏獒犬,属獒犬类,是一种体型较大性格凶猛的犬。其毛色多为铁包金、黄色、黑色(黑色并不是纯黑,而是在胸部、四肢略有白毛)等,原产于青藏高原。

    它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力量强大,动作敏捷矫健,耐力较差,幼犬在成年以前记忆力较差。本品种的典型特征是警觉性高,领地意识极强,对主人极为忠诚,在领地内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善于保护主人及其财物。藏獒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藏獒身长约120厘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则非常稀少。世界最凶猛的犬种,在人类生活区对公众构成严重威胁。

——摘录予《百度百科》

    灾难已经开始了,格桑【一头标准的藏獒】听到从遥远的地平线上传来马群奔跑般的呼喊声。它松开了孩子的衣角。

    在雪地的尽头,乌云像一瓶导入水中洇开的墨水一样迅速蔓延。正以受惊的马群般惊人的速度向这边袭来。格桑惊慌地高声吠叫,在本能驱使下它想把这些孩子带回镇子上的学校。它认为现在的位置距离学校更近一些。它顶撞着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孩子,但四个孩子仍然执拗地向前移动着脚步。

    风已经刮起来了,巨大的雪片盘旋着从天而降。天空正在慢幔地暗下来,仿佛一块无形的巨大幕布慢慢地合拢,几十年不遇的灾难正在拉开真正的序幕。这就是牧民们谈虎色变的白灾(大雪灾)。

    格桑毫无办法,它无力改变这些孩子的想法,他们只是想在大雪遮盖道路之前回到牧业点烧得通红的火炉前。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呼啸的风声中,天竟然黑了,已经无法看到五米之外的一切。此时格桑在前面小心地识别着道路,那些孩子也不再言语,走在最前面的孩子紧紧地攥住了格桑的尾巴。这一头狗和四个孩子顶着风雪艰难地在雪地里跋涉。在这种天气里格桑的鼻子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它的视力面对这种黑暗同样无能为力。于是它只是凭借爪子感觉雪地的软硬程度慢慢向前移动。它没有偏离通往牧业点的路。

    因为顶风走在前面,短短的时间里格桑头颈上那簇心形的鬃毛上已经凝结了正在渐渐厚重的雪块,它用力地摇了摇头,想要摆脱这累赘物。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让它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方向。

    当它感觉到迷路时已经不知道偏离原来的道路多远了,更可怕的是,当它回头时,发现一个走在最后面的孩子不见了。

    在背风的土坡下,格桑像一只急于在灾难之前将自己的幼崽送进新巢的母狐。以惊人的速度在雪地上连刨带挖地掏出了一个凹洞,然后将三个任由它摆布的孩子拖进洞里安顿好。它昂起头辨别了一下方位,转身跑进了风雪之中。必须找到那个丢失的孩子……

——选自《黑焰》【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