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课外阅读

圆明园故事背后的故事

    圆明园的毁灭不是一次性事件,圆明园曾经遭受过许多次浩劫。

    火劫——众所周知,圆明园的首次大规模的破坏是1860年,为英法联军所烧。但焚烧以后,许多建筑还算完整。1870年有一位德国人拍下了西洋楼景区12幅照片,显示“虽惨遭破坏,依然楚楚动人”,1895年康有为游圆明园时,看到“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福山寿海,尚有无数亭殿,有白头官监守之,竟日仅能游其一角。”需记住,参与抢劫的有不少中国人,而且带领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并出主意怂恿额尔金烧园之人,即为龚自珍的孙子龚孝拱。

    土劫——后来,洋人退出,管园的太监和兵丁与窃贼展开了持续40年,没完没了的“游击战”,值钱物品被偷光后,人们又将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土中的细碎宝物上,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但这些除西洋楼的铜管被偷外,基本上未伤及建筑,并且尚留林泉山石之概貌。园内珍贵花木仍在,假山园林仍在,山形水系仍在,园墙仍在,仍为皇家禁园。

    木劫——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人们把园内建筑、木桥的柱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滥伐殆尽。大料做为木材,小料烧成木炭。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园内碳厂林立。经过此劫的圆明园,满园古木杂树荡然无存,但仍有山石湖泉,大水法、远赢观、西洋楼等也还在。

    石劫——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圆明园带来好运,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圆明园中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全部被搜罗净尽,每天几百车往外拉,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1929年,张学良为其父建陵园,所用的石料不少就出自圆明园。经过此劫,大水法、远赢观、西洋楼等残存建筑全成过眼烟云。

    最后的毁灭——1940年,日本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鼓励开荒。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的湖山之胜遂荡然无存。

(1)、短文向我们介绍圆明园经历的多次浩劫:火劫————————最后的毁灭。
(2)、“土劫”经历了年,结果怎样?
(3)、圆明园经过多次浩劫之后,结果怎样?
(4)、如果圆明园昔日壮美的景观依然还在的话,身临其境,你会说些什么?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可爱的小白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小白。

       小白长得很可爱。瞧,它全身雪白雪白,摸起来毛茸茸的,十分舒服,仿佛一件白色的貂皮大衣。小白的耳朵可称得上“顺风耳”:一有风吹草动,它很快就瞄准目标。小白的眼睛圆溜溜、水汪汪的。它的胡须又细又长,酷似几根软针。小白的腿又细又长,爪子很尖,脚下有一块肉垫子,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小白的尾巴不粗不细,时而垂在地上,时而摇来摇去,活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小白蛇。

      小白不光长得可爱,行动也非常可爱。每次吃饭时,它总是先闻闻,再用脚摸摸,然后,它才会安心地吃。吃食前,它真有绅士风度,可吃起来却很不雅,它很挑食,专拣有腥味的海鲜吃,其他的食物难得一碰。休息时,小白总是喜欢先挑一个好地方,然后,蜷起身子,呼呼大睡。有一次,它竟然钻进了我的被窝里,蒙头大睡,我一进被窝,它喵喵叫,吓了我一跳。

      可爱的小白抓老鼠的时候真是沉着勇敢,尽职尽责。如果它发现老鼠的踪影,就会守候在鼠洞旁,纹丝不动。老鼠只要一出现,它就会奋勇向前,身体一跃按住老鼠,用锋利的牙齿咬住老鼠的喉咙,决不给老鼠喘息反搏的机会,一眨眼的工夫老鼠就一命呜呼了。

小白就是这样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动物,我十分喜欢它。

课外阅读

老人与花

    老人种了一些花,在屋角后。

    我每从那儿走过,眼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落到那些花上面。

    月季是天天见着的,花朵儿硕大丰腴,一株橘红,一株明黄。还有一株,乳白色的,花瓣儿如凝脂。饱食终日的模样,日日好风光。四五月份,老人的屋后,是鸢尾花的天下。蝴蝶一样的鸢尾花,扑着紫色的翅膀,在人的心中,扇动一圈一圈的温柔。到了七八月份,指甲花和太阳花,你追我赶地盛开了,占尽颜色。

    现在呢?秋渐凉,树上的叶,随着晚来的风,一片一片落。懒婆娘花和一串红,却正当花样年华。它们不分彼此地缠绵在一起,粉红配大红。最是傍晚时分,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你站定在它旁边,仿佛就听到它的欢笑,叮叮当当。还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值得牵肠挂肚的?你最好向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老人必在。老人衣着整洁,头上灰白的发,抿得纹丝不乱。他在那些花跟前,弯下腰去,一朵一朵细细查看,眉眼里,盛着笑意。他很满意这些花如此欢快地开,而花们,因了他的注目,更显明艳.

    路过的人,会停下脚步看一会儿花,微笑着和老人打招呼:“陈爹,赏花呐?”“嗯,来看看,它们开得多好啊。”“是陈爹你照料得好啊。”

    人的声音去远了,老人还呆在那些花旁边。直到夜色四合,花与暮色,融为一体。

    一天,我被懒婆娘花牵了去,用手机给它们拍照。老人突然站在我身后,老人问:“好看吧 ?”我答:“嗯,好看。”老人说:“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说:“懒婆娘花呗。”老人笑了:“它可一点不懒,它还有个名字呢,叫胭脂花。”被这个名字惊艳,再定睛细看,可不是吗,一朵一朵粉色花朵,像胭脂涂腮旁。老人得意,背了双手,围着花转。他孩子般的明净,动人心魄。

    一日,突然听人谈起这个老人,原是个退休老师,老伴早去,唯一的儿子,也在前年,病死。而他自己,因患眼疾,失明已近10年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