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渔家傲同步练习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①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②荆吴:古代国名,在这里泛指江南。
知识卡片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秋 夜[唐] 方干度鸿惊睡醒,欹①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霁 夜[宋] 孔平仲寂历帘栊②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③。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 ①欹(qī):斜,倾侧。②寂历:寂静疏落的样子。帘栊:窗帘和窗牖。南朝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③戍墙铃:城墙上守城兵士播响的铃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