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课外阅读。

不懂就问的列宁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他成绩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一次,列宁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小朋友问:“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做什么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小伙伴说“列宁,你平时懂得那么多,你知不知道?”可列宁也不知道,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

    回家后,列宁问哥哥,哥哥也不知道。列宁又找来好多书,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答案。

    第二天,列宁告诉小伙伴:原来屎壳郎把卵产在屎球,幼虫孵出来,就把粪球当食物。小伙伴们都满意地笑了,都说:“列宁懂得真多。”列宁谦虚地说:“不是我懂得多,是我不懂就问。”

    不懂就问,自己就会知道的越来越多。

(1)、列宁小时候学习成绩,他的学习习惯是。(用原文回答)
(2)、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列宁一开始就知道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是做什么。

②列宁是通过问哥哥才知道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是做什么。

③列宁是通过查阅书籍才知道屎壳郎把粪球滚到窝里是做什么。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卢沟桥烽火

       陈开灵先生说,他家住在柳新镇陈塘村。1967年4月,他刚14岁。此前一天,红卫兵将陈塘村东的乱坟岗都给平了。人们说,这些坟里埋得都是国民兵。那天中午放工后,奶奶见人们都走光了,突然在平过坟的地方又筑起一座小坟,并悄悄向他叙述了这件往事。奶奶说,徐州沦陷前不久,保长突然通知她家,把东屋收拾出来接伤兵。结果第二天中午她家就住进了五六个,其中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兵,这个女兵模样清秀。抬担架的民工告诉奶奶,头天晚上,日本鬼子和国军在台东18里路的地方遭遇,这个女兵是战地救护员,她见连长倒在血泊中,便前去抢救。这时突然上来一个日本军官,挥舞军刀将连长砍死了。女兵愤怒地举起一块石头把鬼子军官当场砸倒,最后连砸数下,把鬼子的脑浆都砸了出来。不料她刚站起来,一颗子弹就击中了她。  

       等民工走后,这个女兵微微睁开眼睛,她攒了好一会劲,然后吃力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封信,还有两块大洋和一张她在学校时的照片。示意奶奶帮她寄回家。奶奶接过后禁不住号啕大哭。那个女兵当天晚上就死了。两个民夫用担架将她送到村东的乱葬岗,奶奶也跟着担架来到墓地,亲眼看着将女兵下葬。  

       回家后,奶奶通过打听,才知道这个女兵只有18岁,是湖南长沙女中的一位中学生。为抗日救亡,她千里迢迢来到徐州战场。奶奶说,信还没有来得及去寄,因为跑反,便把信藏在箱子底下。等到回家时,发现信皮、信纸因受潮全沤烂了,只有那张照片和大洋还在。详细地址记不清了,信的大意是:“女儿离家参军没有告诉父母,现在有可能身死他乡,望父母不要悲伤。现将身边的两块银元和在校时的一张照片寄回,留做纪念。”   

       听了奶奶的叙述后,当天下午他偷偷跑到奶奶筑好的小坟前,插了一棵柳树,然后又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陈先生说,从1967年到1983年,在这16年的岁月里,他和奶奶每年都要偷偷到女兵的坟上烧把纸。他插的柳条长成了参天大树,奶奶直到年老走不动的时候,她便叮嘱孙子去上坟。奶奶是1995年85岁时去世的,她去世前还反复嘱咐孙子,千万不要忘了去上坟。

       陈开灵先生说,他奶奶是带着愧疚的心情离开人世的。奶奶去世后,他每年都去上坟。他还说,如果女兵的家人能通过晨报获悉这一信息,奶奶在九泉之下都会感到非常高兴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丑石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几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zàn)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qián)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bì)覆(fù)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yǔn)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后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说:“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不是怕你会摔伤,而是说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是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

课外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儿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      。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儿金黄色的头发连成了一个黑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卖花姑娘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卖花姑娘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卖花姑娘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儿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儿,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件小事

    ①我从乡下跑进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一定要栽一个大跟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您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⑪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⑫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⑬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⑭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⑮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⑯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然了苦痛,努力地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