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    )
A、通过《权利法案》废除了国王的权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举一反三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以西方的方式改革了他的行政机关和军队,建立起供养其军队的工业,引入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专家,派出一批批年轻的俄罗斯人到国外去学习……还打破所有先例,去西欧旅行,直接学习外国的种种制度和惯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他(林肯)拥护联合,拥护美国的长久和平。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一个坚定的意志。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五: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多方力量不断博弈,出现过多次妥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继续革命还是反革命复辟,都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都会导致社会激烈而反复的震荡……决定了一个稳固的政治体制从两个极端的政治主张中都不能合法地产生或创制出来。为此,英国当时的政治精英试图打破上述革命与复辟循环震荡的怪圈。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

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认为……应由中央立法,任何州的法律被认为违反联邦宪法时,中央可以否定……州权派坚持州权至上、立法至上的原则,虽然同意中央有权规定通商和税收,有权对不服从中央的少数州采取行动,但要求中央权力在行使前必须经若干州的同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