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

红船劈波行,初心铸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三: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霄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相关链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中国革命的原点(见材料一)。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敢闯新路”、“拨正船头,胜利向前”的具体内涵。
(3)、弘扬“红船精神”,重在弘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初心”。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史实,为相关链接的观点提供两个例证支持。
举一反三
近代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道路,充满着仁人志士艰辛的探索。

【旧方案的破产】

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会意,文实遵之,以忠于目,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新时代的曙光】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

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李大钊

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倾向于社会主义。——瞿秋白

【洪流中的合作】

材料三:辛亥革命之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阶级人数毕竟比较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孙中山在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已经日趋腐败,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他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丸十年》

【危机下的转向】

材料五:中国向何处去?两次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回答。中国的近代化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艰难探索中,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