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过零丁洋》同步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辛苦遭逢起一经   遭逢:

山河破碎风飘絮   风飘絮:

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丁:

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停。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断腭。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节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

【注释】①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②略:大约,大致。③黛蓄膏渟(tíng):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④颇(kē)颔断(yín)腭(è):均指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颏,两腮和嘴下面部位;颔,下巴;断,牙根;齶,牙床。

阅读

学校开展主题为“大师、偶像与我”的班级布置活动。小海敬仰乐清的历史文化名人——刘黻,于是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认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刘黻·生平事迹】

淳稻十年(公元1250年)

刘黻 , 字声伯。读书雁荡山寺。淳祐十年,年三十四,试入太学,侨辈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丞相董槐,迫逐国,将夺其位。刘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大概言“朝廷进退大臣当以礼”。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归别其母解氏,解氏曰:“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

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

咸淳四年,上书言:“正学不明则义理日微异端不息则鼓惑转炽。臣非不知犯颜逆耳,臣子所难,实以君德世道,重有关系,不容不恳恻开陈。孟轲有云:‘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臣忝职谏省,义当尽言。今既不得其言,若更贪慕恩荣,不思引去,不有负朝廷设官之意,其于孟轲明训,实亦有歉。”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事。建济民庄,以士民之急,资贡士春官之费,备郡庠者老缓急之需,又请建慈湖书院。

德稻二年(公元1276年)

德稻二年,国都陷落。散病,终莫能救,其配林氏家蹈海。

选自《道光乐清县志》(有删改)

【刘黻·个人著作】

题江湖伟观

宋·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 , 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丹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释】①刘黻(fú):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其诗《题江湖伟观》写于南宋灭亡之前。题目中的“江湖”,指钱塘江、钱塘湖。②忤:违反。③南安军:地名,今江西大余。④恳恻:诚恳。⑤庠:学校。⑥魏阙:高大的楼观,代指朝廷。⑦钱塘:临安的别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