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文科)期中考试试卷

唐开元十年(772年),玄宗向天下颁布他的《孝经注》。开元二十年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又完成了他的《道德经御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玄宗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这三次以皇帝名义颁布经典读本的行为表明(   )
A、释道学说开始出现合流 B、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华 C、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是唐代社会风尚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举一反三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的觉醒的时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些黄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不仅贵族、游士弃宗族而不顾,就是普通民众也开始试图离开宗族和家长,他们积聚私财,分家另过,逐渐形成不同于大家族的小家庭。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尚未达到哲学的高度,孔子本人也很少谈到人性问题,战国时期,则出现了“性善”、“性恶”、“性无善恶”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冯雪俊、高锦花《论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

材料二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而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到,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时期。而这种觉醒带来的是自由,是对个性的张扬,是对自我意识的突出。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吴玉娟《以“人的觉醒”为主线的阮籍玄学美学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