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初学情调查试卷

树立法治意识就是要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    )
A、小洪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同行而将其车刮伤 B、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某私营企业老板一直偷税漏税 C、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D、李某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举一反三
【五位一体  协调发展】

某校九(2)班同学为了更深层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们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也参与其中。

【经济建设】

    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时至岁末,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已进入“收官季” 。回望这一年,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微观指标,都传递出经济增速趋稳,质量趋优的信号,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有把握较好完成。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巨轮将在新的希望中扬帆远航。

【政治建设】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国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此次峰会的主题非常切中当前世界经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出发,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加强大国之间在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贸易体系。

【文化建设】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问题多发,公众从求温饱到要环保,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绿色富皖、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法制建设】

2016年12月4日,是第16个法制宣传日,自2001年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通过座谈会、书画展、网上论坛,印发宣传资料,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了法律知识,弘扬了法治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正逐步成为我国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权益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提升训练

11.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从选举产生到宪法宣誓】

选举产生  2023年3月,由人民选华产生的 2 977 名人大代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宪法宣誓  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关于宪法宣誓的组织办法,全体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成,履行法定职青,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材料二  【感受生活,崇尚法治】

咖啡甜品、潮流配饰、缤纷花束……满满一车的“人间烟火”不断吸引着过往客群。如今“后备箱经济”活跃在很多城市的角落。一方面这种经济新业态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扩宽了消费渠道,成为一张新的夜经济名片。另一方面,一些摊主摆野摊,占道经营阻塞交通;乱扔垃圾破坏市容;此外,还有噪声扰民、食品安全隐患、影响经营秩序等问题,导致这一经济业态中乱象频发。【专家说法】

“后备箱经济”拉风“驶来”,法律意识千万不可滞后。摊主依法办事,拒售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对于新的业态,执法部门既要跟进普法宣传,也要及时对不合规的部分踩刹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