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提高练习】3《不懂就要问》

课内阅读。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诵(A.sòng    B.sóng     C.sōng)

②戒(A.jiè       B.jiē       C.jié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对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霎时:指时间很短。本文指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请求后,马上被吓呆了。 B、照例:指照平常的做法。 C、鸦雀无声:指乌鸦和麻雀都不出声了。
(3)、文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是(    )
A、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 B、文章第6自然段的那句话 C、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的那句话
(4)、本文可分为三段,对段落的划分及段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段:(第1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B、第二段:(第2—7自然段)  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一件事。 C、第三段:(第8—9自然段)  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D、第一段:(第1-2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多选)
A、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大胆提问。 B、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C、不怕先生,不怕打戒尺。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候最欢。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地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 实在有趣 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 那该多好啊 我们的学校 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 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具备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学不好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________,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________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________,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________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花仙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仙子,叫作百花仙子,她负责管理地上的一切花儿。花儿们都非常喜爱她,当她走过的时候,花儿们都会转过头来,向她微笑。

    可是这位百花仙子回到天国的时间到了,她不得不离开地面。

    这样,一切的花儿都垂下了头,一个接一个地凋(diāo)萎(wěi)了。到后来,地面上连一朵花儿也找不到了。这件事,使得人们都非常忧伤。

    然后,有六个聪明的人对人们说:“我们要到天国里去,请求百花仙子把她的花儿赐(cì)些给我们。”

    于是他们就动身了,走了好多天,才来到一座很高的山旁。他们爬上高山,最后站在山顶上的白雪当中,他们见着了山上的仙子们。

    “你们来到这里,要做些什么呢?”仙子们说。

    “我们要到天国去。”这些聪明人说,“我们想请求百花仙子把花儿给我们,让地面上的人们重新欢乐起来。”

    仙子们听完,就把雨向太阳洒去,天空立刻出现了一道闪亮的彩虹,一头搁(gē)在山顶上,另一头,那弯弯的彩色线条,一直通到天国的大门口。这些聪明人就顺着彩虹走上去,很快就走进了天国。

    当听到地面上的人们没有了花儿,百花仙子不禁哭了起来。

    “他们再也不会没有花儿了。”百花仙子说,“看,这儿有永不凋谢的天国的花朵,你们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去吧!”

    这些聪明人就摘了一大捆(kǔn)的花朵,把它们带到地面上。

    人们多么快活呀!因为到处都盛开着鲜花,比以前所见过的花儿更多、更美丽。他们知道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失去花儿了,因为这是百花仙子赠送的礼物啊。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  zuì)________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  剪)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jiàng lín)________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突然、自然、竟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gǔ xī)________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