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河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8月联考试卷

下表反映了“一五”计划至“四五”计划目标的关键词统计情况。该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项目

关键词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工业计划每年速长15.5%;集中力量建设156个项目;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超英赶美

“二五”计划

(1958—19562年)

重点抓粮食、钢铁等生产建设;完成工业化,将15年的超英赶美战略变成10年,之后又降到2至3年;实现“四个现代化”

“三五”计划

(1966—1970年)

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四五”计划

(1971—1975年)

狠抓战备,建设大三线,后调整为建设内地战略后;以农业为基础

A、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速 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发展经济成为第一要务 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路在引进之初,晚清政府并未直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颁布《国有铁路管理局编制通则》,在已成的营业路设立管理局,使地方路政渐趋一致。1928年国民政府秉承孙中山“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的“遗教”,铁道部正式挂牌成立,并设立直辖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对地方路局进行管理。这些举措,使民国时期成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摘编自黄华平《近代中国铁路管理机关的沿革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1953年起,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7条铁路干线。……1978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开始激增,铁道部对全路所有企业下放计划制定、财务管理、物资分配等53条权限。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从引进外源技术的“和谐号 CRH1”,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最快的“复兴号CR400”,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发展的亮丽“名片”……截止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据世界第一。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李京航《中国铁路百年史-从动荡岁月到崭新纪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