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河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8月联考试卷

魏晋时期,张季鹰做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的人生抉择,钟嵘提出“诗缘情”的思想,认为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言志”层面的讽喻教化,而是“陶性灵,发幽思”;陶渊明自言“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魏晋文人的这些言论(    )
A、体现了道家逍遥自得的思想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赋体文学形成与发展 D、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遗,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孔子便是这种思潮的代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当历史向前演进,有识之士不能不想到,本土思想与佛教相比,自身有一些弱点、不足,例如,佛教讲祖统,禅宗最讲祖师法裔继承关系,.而中国儒家没有这样的统绪。中国儒家谈“人道”,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但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 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