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内涵,并简析晚清以来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对世界的贡献。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四: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出口禁运。同年,尼克松废除了一贯以来实行的石油进口定额限制,美国政府同意放宽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及其近海水域的业务限制。另外,基辛格倡导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维护石油市场的稳定,最终成功说服了沙特承诺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定价,在出口石油时以美元作为唯一的结算货币。美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发利用页岩油和页岩气的政策,这些政策让页岩油气开发商获得了低成本融资,1976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东部页岩气的开发。2007年以后,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并引发了美国的“页岩革命”,最终帮助美国重新成为油气出口国。

——摘编自赵玥《基辛格和石油》

材料二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年份

重大历史事件

1950

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确定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1959

玉门油矿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1960

在大庆开展石油会战,三年后,中国石油可以基本自给,后勘探开发了胜利、辽河油田

1978

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1985

我国首个对外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投产,由中日两国合作开发

2013

石油净进口约2.8亿吨,石油消费4.98亿吨

2016

倡导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提出以协商谈判解决争议

2021

我国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南海开钻

——摘编自王树勇《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