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同步训练

下列句子使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南极的磷虾,每年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每年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一倍。 C、我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60年前,我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60年后,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 D、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伦敦上空的“鸽子空气巡警”

    ①英国伦敦一直有着“雾都”的别称,被称为这个星球上最毒的城市。英国人为摘“雾都”的帽子,多少年来一直在矢志不渝地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②世界各地的雾霾治理中,对空气质量的实时检测一直是相当重要的工作。有的城市募集志愿者,携带空气质量检测仪,在城市中行走来搜集空气的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城市开始用无人机来监控,可以得到比较详细的数据。不过,英国伦敦想出了新的更好的办法。

    ③2016年3月16日,眼尖的伦敦市民突然发现自己所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有十几只鸽子背着小背包忙碌着,你不要以为这是信鸽在送邮件。这些鸽子可不简单,它们正在执行一项颇有价值的公共服务。

    ④原来,伦敦环保局为了实时监测城市上空空气质量,一个叫皮埃尔的总工程师突发奇想,他想到了战争时期的信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鸽子都曾被用来传递信息、拯救生命。鸽子的飞行高度相对较低,大约在30到46米之间,时速高达129公里。于是,他想到让鸽子携带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城市上空二氧化氮、臭氧等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而且鸽子还不会受伦敦交通拥堵的影响。他还为自己的计划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鸽子空气巡警队”。

    ⑤很快,他们设计了给鸽子背的专用背包,背包里装载着轻量级污染监测传感器,重量仅为25克。参加计划的鸽子都是赛鸽,由英国著名的鸽子育种师布莱恩·伍德豪斯提供。这些受过训练的鸽子将会在当天带着搜集到的资料回巢。由鸽子搜集的数据通过社交网站推特发布,伦敦市民只需要关注账号并发送他们的位置,鸽群中的一只就会立刻给予反馈,告诉他们所在区域的空气污染指数。

    ⑥如今,伦敦上空每日出现的“鸽子空气巡警队”,成为了这个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快速有效地向伦敦人展现空气污染的影响,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自觉保护环境卫生。要知道,每年在英国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高达___万人。

    ⑦谈到自己的这一成功计划,皮埃尔总结说:“任何人、任何东西都无法像鸽子那样在伦敦城内快速穿梭、监测空气质量,比如无人机无法穿越整座城市,特别是在上班高峰期,那时的空气污染是最致命的。一直以来,鸽子擅长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人类。我正准备在世界其他城市开展鸽子巡警计划,让更多的鸽子同空气污染作战,为人类造福。”

    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城市的上空,何时能够见到鸽子这样一支特殊部队来为我们监测空气的品质,提供大气污染数据呢?

(选自2016年11月02日《木木文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阅读呈井喷之势

       ①2017年4月14日~15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数字化浪潮正在开启一扇通向全民阅读的大门,我国数字阅读正呈现井喷之势。

       ②据《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突破3亿,年增长达12.3%,其中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有60.3%的用户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内容付费,这其中,70%的用户每次阅读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另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其中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达到3.33亿,而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新闻的用户更是达到6.14亿。

       ③就我国数字阅读的现状来看,除了数量迅速增长外,其内容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仅2016年就有近六成的热播剧改编自数字阅读平台的作品。

       ④数字阅读之所以能呈现井喷之势,主要得益于信息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为数字化阅读注入发展的动力。另外,人工智能、网络直播、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与数字阅读相结合,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促进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迅速增长。例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的构建,使得书不仅仅能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2016年,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这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融入增强现实技术的图书,由于形象生动、互动性强,成为了儿童图书的新亮点。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也推动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持续增长。

       ⑤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数字阅读在助力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开始辐射并融合到影视、游戏、动漫等更为广阔的数字内容产业。

       ⑥作为新型阅读方式,我国数字阅读必将掀起全民阅读的新浪潮。

(原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陶俑

    秦兵马俑出土以后,我在京城不止一次见到有人指着在京工作的陕籍乡党说:瞧,你长得和兵马俑一模一样!话说得也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在相貌上的衍变是极其缓慢的。我是陕西人,又一直生活在陕西,我知道陕西在西北,地高风寒,人又多食面食,长得腰粗膀圆,脸宽而肉厚,但眼前过来过去的面孔,熟视无睹了,倒也弄不清陕西人长得还有什么特点。史书上说,陕西人“多刚多蠢”,刚到什么样,又蠢到什么样,这可能是对陕西的男人而言,而现今陕西是公认的国内几个产美女的地方之一,朝朝代代里陕西人都是些什么形状呢,先人没有照片可查,我只有到博物馆去看陶俑。

    最早的陶俑仅仅是一个人头,像是一件器皿的盖子,它两眼望空,嘴巴微张。这是史前的陕西人。陕人至今没有小眼睛,恐怕就缘于此,嘴巴微张是他们发明了陶埙,发动起了沉沉的土声。

    到了秦,就是兵马俑了。兵马俑的威武壮观已妇孺皆晓,马俑的高大与真马不差上下,这些兵俑一定也是以当时人的高度而塑的,那么,陕西的先人是多么高大!但兵俑几乎都腰长腿短,这令我难堪,却想想,或许这样更宜于作战。古书上说“狼虎之秦”,虎的腿就是矮的,若长一双鹭鸶腿,那便去做舞伎了。陕西人的好武真是有传统,而善武者沉默又是陕西人善武的一大特点。兵俑的面部表情都平和,甚至近于木讷,这多半是古书上讲的愚,但忍无可忍了,六国如何被扫平,陕西人的爆发力即所说的刚,就可想而知了。

    汉代的俑就多了,抱盾俑,扁身俑,兵马俑。俑多的年代是文明的年代,因为被殉葬的活人少了。抱盾俑和扁身俑都是极其瘦的,或坐或立,姿容恬静,仪态端庄,服饰淡雅,面目秀丽,有一种含蓄内向的阴柔之美。汉兵马俑出土最多,仅从咸阳杨家湾的一座墓里就挖出三千人马。这些兵马俑的规模和体型比秦兵马俑小,可骑兵所占的比例竟达百分之四十。汉时的陕西人是善骑的。

    魏晋南北朝的陶俑多是武士,武士里相当一部分是胡人。那些骑马号角俑,舂米俑,甚至有着人面的镇墓兽,细细看去,有高鼻深目者,有宽脸彪悍者,有眉清目秀者,也有饰“魋髻”的滇蜀人形象。

    隋至唐初,天王俑、三彩女侍俑、骑马女俑、梳妆女坐俑等名俑大量出土。唐崇尚的不仅是力量型,同时还是表现型。男人都在展示着力量,女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美,我们看到了女人的发式多达一百四十余种。这是多么自信的时代!陕西人习武健身的习惯可从一组狩猎骑马俑看到,陕西人的幽默诙谐可追溯到另一组说唱俑。从那众多的昆仑俑,骑马胡人俑,骑卧驼胡人俑,牵马胡人俑,你就能感受到陕西人的开放、大度、乐于接受外来文化了。而一组塑造在骆驼背上的七位乐手和引吭高歌的女子,使我明白了陕西的民歌戏曲红遍全国的根本所在。

    宋代的捧物女绮俑从安康的白家梁出土,她们文雅清瘦,穿着“背子”。还有“三搭头”的男俑。宋代再也没有豪华和自信了,而到了明朝,陶俑虽然一次可以出土三百余件,仪仗和执事队场面壮观,但其精气神已经殆失,看到了那一份顺服与无奈。如果说陕西人性格中某些缺陷,呆滞呀,死板呀,按部就班呀,也都是明清精神的侵蚀。

    每每浏览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陶俑,陕西先人也一代一代走过,各个时期的审美时尚不同,意识形态多异,陕西人的形貌和秉性也在复复杂杂中呈现和完成。俑的发生、发展至衰落,是陕西人的幸与不幸,也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幸与不幸。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