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同步训练

阅读训练。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文中划线词“一切”“都”“决不”能否去掉,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宛如英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绺白发披到额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莫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代张岱《夜航船》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

    清明作为节气,有起源于周朝之说。据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冬至和清明。古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清明三候是:初候桐始华(华,即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这早在《逸周书·时训解》即有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鴽是鹌鹑一类的鸟,“田鼠化为鴽”,是古人的一种错误认识。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说起清明,就不能不谈到寒食。据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诸臣逃亡去国十九载,返国后封赏功臣,独介子推无封无赏。子推作《龙蛇歌》而讽之:“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入深渊,得其所安;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子推遂偕母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子推抱树焚死。时人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二日,亦有前三日之说。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渐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同一个节日”。据唐代杜佑《通典》载:“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至此,寒食被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 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由于寒食禁火,故清明取火曰请新火。“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在清明这一天,皇帝亦将新火赐予近臣,以示恩赏。唐代韩翃 《寒食》诗写的便是公侯大臣受皇宫赐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亦始于唐代。寒食一日,再加前后三日,共计七日假,相当于近年来的“黄金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由于唐代以后,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所以除了祭祖扫墓而外,尚有春游、踏青、插柳、放风筝等风俗。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又云:“清明去踏青,不害脚疼病。”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有句:“桃杏满村春 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因而清明或曰寒食庶几成为一个“旅游节”了。

(《寒食与清明(金台随感)》)

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主要是发烧、咳嗽、咳痰、乏力、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

    感冒,一般指人在着凉、劳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症状: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明显发热,体力、食欲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症状。感冒的人一般上呼吸道症状很重,但全身表现较轻,一般没有危险。

    流感,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仅是上呼吸道向题,还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症状:流感病人发病急,症状严重,全身症状多,会发热,可一两天内体温上升到39度以上,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对于老人、孩子、肥胖人士、孕妇或有基础病等人群,流感可致非常严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轻症患者仅有一点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重症患者早期症状尤其是前三五天为发热咳嗽及逐渐加重的乏力,一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会出现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脏器损害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的话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可能会导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为严重。

来源:国家及各市地区卫健委

    (材料二)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感染统计表

    (2020年1月23日至28日)

时间

累计确诊(例)

累计重症(例)

累计死亡(例)

累计治愈出院(例)

1月23日

830

177

25

34

1月24日

1287

239

39

41

1月25日

1975

324

56

49

1月26日

2744

461

80

51

1月27日

4515

976

106

60

1月28日

5974

1239

132

103

   

    (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材料三)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五个基因组很快被提取出来,并被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及悉尼大学在Virological网站上发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显示与蝙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相似,它的RNA序列的长度大约为300000个核苷酸。但不同于其他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谱系。

    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观察情况看,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大约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潜伏期有1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这同SARS有很大的不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材料四)

    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具体建议如下: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来源:中国政府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目前我觉得读书全凭先养成好( hào )读书的习惯。

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谦。“勤”是成功的基础,做学问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其次,读书“慎”也很重要,清代的著名汉学家如高邮王氏父子,他们的成功,都是遇事不肯轻易放过,旁人看不见的自己便可看见了。所谓“谦”,就是态度的谦虚,自己万不可先存一点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一概虚心的加以考察后,再决定取舍。

还有,买书的习惯也是必要的。闲时可多往书摊上逛逛,什么书都去摸一模,你的兴趣就是凭你伸手触摸后才知道的。图书馆里虽有许多的书供你参考,然而这是不够的。因为你想往上圈画一下都不能,更不能随便的批写。对于自己所学的有关的几本必备书籍,无论如何,宁可少买一双皮鞋,这些书是非买不可的。

青年人要读书,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节选自胡适《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有删改)

【材料二】

日常实用的阅读习惯

①我会努力记住书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

②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我会停下来查找资料把它弄清楚

③我会在读后跟朋友分享阅读的经验

④我会随手做点儿笔记

⑤我会在书上做点儿圈点批注

⑥我会拿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做些摘录

(素材来源: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有改编)

【材料三】

“我叫董宇辉,之前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这位8年带过50万学生的新东方英语教师,因为双语直播带货走红。

董宇辉为何能走红?作为带货主播,卖货是“副业”、讲课为“主业”的他的确与众不同。在直播间,他孜孜不倦地输出知识,传统文化与生活哲学交替,妙语连珠,让听者心旷神怡。没有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和秒杀的紧张,网友从奔商品而来变为奔知识而来。有网友留言:“我是来学知识的,顺便买东西。”也有网友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董老师直播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很多人说,董宇辉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百姓生活,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是不是有剧本?对此,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文案不需要提前准备,在镜头前张口就来的东西,取决于这些年你读的书。”说的多好!正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所读的每一本书,你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收获和回报!

(节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四】

(素材来源:王荣生《国民语文能力构成研究》,有改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代模模张桂梅:寻找坚守的答案

    ①清晨5点20分, 天还没亮,大地一片寂静,整个县城都还在睡梦之中。

    ②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女生宿舍,一扇富子亮了。随后,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缝,校长张桂梅从女生宿舍301走了出来。她轻轻带上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栏杆,斜着身子慢慢向楼下走去,

    ③3点30分,张桂梅到达教学楼下。从一楼到四楼,走一段路,歇一会儿,把走廊上的灯打开。然后,张桂梅用小喇叭喊:“姑娘们,起床读书了!快点,要迟到了!”

    ④晓上,张桂梅再次拿起小喇叭对着宿舍楼喊:“姑娘们!休息了!”然后,把灯一盏盏关掉,整个校园顿时安静下来。

    ⑤小喇叭贯穿学校的每一天,喊起床,喊早读,喊宣,喊唱歌,喊吃饭,喊午休,喊晚休……张桂梅是学校一个起床的老师,也是最后一个休息的老师。自办校起,已经坚持了12年。

    ⑥一位老师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让我们沿着时光溯流而上,寻找答案。

    ⑦2001年起,张桂梅义务兼任华坪县福利院院长。福利院里有一些是被遗弃的女婴,看着这些孤儿,张桂梅陷入了沉思……终于,张桂梅说出了她的梦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区的女孩不因贫穷而失学。

    ⑧旁人纷纷功地,你这身体,先保重自己要紧。创办免费高中,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自2002年起,张社梅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募捐路。很多时候,募捐一天一无所获,还要倒贴交通费、住宿钱,张桂梅夜惫地看着城市里闪烁的灯火泪流满面。

    ⑨转机于2007年出现。那一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记者对张桂梅做了采访,后来,关于张桂梅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张桂梅梦寐以求的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年月1日开学,并迎来第一批100名贫困女生。

    ⑩可是还没等到首届学生毕业,张桂梅再次遭受挫折。17名教师,9名选择离开。条件差、压力大、要求高,教师队伍眼看就要解散,更让张桂梅丧气的是,6名学生也提出转学,张桂梅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难道女高真要解散了?

    ⑪张梅怔怔地看着窗外,一只蝴蝶在窗台上飞飞停停,这是当地山里常见的一种小蝴螺,虽然普通,却是那么轻盈自在。张桂梅触景生情,忍不住热泪滚滚。

    ⑫在整理教师档案时,张杜桂梅意外地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这让她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张桂梅决定连夜开会,把6名教师党员集中起来。张桂梅说,今天加上我,有7名党员,我们难道还要离开吗?我们可以走,但这些学生能去哪里?我们有退路,但这些学生能退到哪里?大家听了,泪光闪闪,都说,张老师别说了,我们不走,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张桂梅说,那好!我们向党旗宣誉,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下去,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大学。

    ⑬实践证明,这个教育理念成功了。3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的有96名学生,她们全部考上了大学,

    ⑭高考放榜那天,师生们热情拥,张桂梅找个角落,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⑮大地无言,青山为证。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振翅起飞了。

    ⑯选今为止,华坪女高帮助1804名大山里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⑰如今,患有多种疾病的张桂梅已经64岁,身体大不如从前,走路小步蹒跚,就连从椅于上起来都要人搀扶。可她每天都在学校守着孩子们。有时是在校园里,提着喇叭大声提醒孩子们按点起床别磨蹭:有时就坐在一把老旧的藤条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她的学生们。

    ⑱她说,我要让姑娘们感到,我在守着她们啊!

    ⑲毕业的孩子们说,我们想您了怎么办?

    ⑳她说,想我,你们就看看远处的山,看看天上的云,.

    ㉑偶尔,地也会想孩子们。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