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图一广州十三行
图二上海开埠后频繁来华的外国船只
图三开发开放后的上海浦东
材料一
上海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声援地,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五四运动的爆发地、中心地在北京,但追根朔源,这一运动的兴起,无论是思想酝酿,人才准备,都与上海有重要的关系·······经过五四,再到大革命以后,“红潮”不仅已成为上海多元文化中无法忽视的存在,而且已经开始在全国呈现出燎原之势。
——摘引自熊月之、周武《五四与上海》
材料二
20世纪整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主要在广东福建沿海布局,推动了以深圳为代表的区域开发。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局势中产生了不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因素。处在战略转折关头的中国,将突破口敲定为浦东的开发、开放·······邓小平关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的,发挥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带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腾飞。
——摘编自李正图《浦东开发开放模式研究》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投资建立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备从外国引进,甚至“炮队所用器械子弹,尽仿洋式,所需铜、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技术上依靠洋匠,如左宗棠任命日意格、德克碑为福州船政局正副监督,“一切事务均责成该两员承办”,江南机器局由巴斯主政;在民用工业中,洋人掌握大权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清政府派出去的留学生,回国后并没有得到重用。轮船招商局1886年的144个船长和机械人员全部是洋人。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我国并供应成套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提供了重型机器设备、机床等产品的设计及其制造技术,以及合金钢、石油产品等加工技术。苏联和东欧各国来华技术专家达到8 000多人,同时还为中国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7 000多人。到1957年底,中国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工业建设所需设备的自给率达到60%,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到86%。到1959年,中国已经能承担大部分勘察设计工作和大部分配套设备的制造任务。
——摘编自汪海波主编《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