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北京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在《辛丑各国和约》(即《辛丑条约》)上签字,此条约共12款,19个附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C、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举一反三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 )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没有直接从山海关向北平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这可能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着一定的关系( )
下表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俄两国爆发了战争,清光绪帝颁布上谕明确清廷严守中立。这反映出清政府( )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
主题:?(1840~1901年)
《辛丑条约》议成后不久,清廷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特设专官,取消各省将军督抚兼衔,而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大吏老成凋零,地方人事经历更迭,施加于外交层面的影响“更形衰弱”。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7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