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猜想一:H2;猜想二:CO;猜想三:。
选项 | 目的 | 方案 |
A |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
B |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
C | 除去CO2中的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D | 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 |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blank#}1{#/blank#}.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 氯化镁固体 {#blank#}2{#/blank#}(选填“溶解”或“不溶解”) | 小宇猜想错误 |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 {#blank#}3{#/blank#}(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 小彤猜想错误 |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blank#}4{#/blank#}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blank#}5{#/blank#}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①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②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性比铜{#blank#}6{#/blank#}.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7{#/blank#}.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洗气 |
B | 硫酸钡 | 碳酸钡 | 足量的稀硫酸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C | 氯化钙溶液 | 消石灰 | 过量的二氧化碳 | 过滤、蒸发、结晶 |
D | 氨气 | 水 | 火碱溶液 | 通过盛有火碱溶液的洗气瓶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 | O2 | 将气流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NaCl固体 | 硫酸钠 | 溶解,加入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CaCl2溶液 | HCl | 加入足量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