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 , 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 , 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武恭。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B、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C、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D、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B、县伯在文中是爵位名,地位在县侯之下,先秦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荆州在《禹贡》中是汉地九州之一,与冀、兖、青、徐、扬、豫、梁、雍并称。 D、谥是古代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扬的称号,有朝廷颁赐与私谥之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尧雄择主而事,受到高祖信任。他最初追随尔朱兆,后来尔朱兆战败,他于是占据定州,随兄长归降高祖,高祖认为他诚心归顺,对他进行褒奖。 B、尧雄勇猛善战,安定国家边境。与陈庆之作战,他虽然两处负伤,但斗志更旺盛,后来元庆和侵扰南境,他统众反击,打败元庆和,不久又攻下楚城。 C、尧雄善于用兵,解除荆州之围。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围南荆州,他主张攻打白苟堆不仅解除了荆州之围,而且攻克了白苟堆,生擒梁将苟元广。 D、尧雄治理有方,不同一般武将。他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注重大 事,抚育教养士兵百姓,得其所用,豫州人很怀念他的功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②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常同,字子正,邛州临邛人,绍圣御史安民之子也。登政和八年进士第。靖康初,除大理司直。高宗南渡,辟浙帅机幕。建炎四年,诏:“故监察御史常安民,抗节刚直,触怒权臣,摈斥至死。今其子孙不能自振,朕甚悯之。”召同至行在 , 至则为大宗丞。绍兴元年,乞郡,得柳州。三年,召还,首论朋党之祸:“朋党之结盖缘邪正不分但观其言行之实察其朋附之私则邪正分而朋党破矣愿陛下始终主张善类勿为小人所惑。”时韩世忠屯镇江,刘光世屯建康,以私忿欲交兵。同奏曰:“昔汉诸侯王有过,犹责师傅,今两军幕属赞画无状,乞先黜责。”上以章示两军。吕颐浩再相,同论其十事,且曰:“陛下未欲遽罢颐浩者,岂非以其有复辟之功乎?臣谓功出众人,非一颐浩之力。”颐浩罢相。论张俊丧师失地,遂诏俊福州居住。同与辛炳在台同好恶,上皆重之。伪齐宿迁令张泽以二千人自拔来归,泗州守徐宗诚纳之,韩世忠以闻。朝论令世忠却泽等,而械宗诚赴行在。同奏,诏处来归者于淮南,释宗诚罪。张俊乞复其田产税役,令一卒持书瑞昌,而凌悖其令郭彦参,彦参系之狱。俊诉于朝,命罢彦参,同并封还二命。俄除集英殿修撰、知衢州,以疾辞。七年秋,以礼部侍郎召还。未数日,除御史中丞。车驾自建康回临安,同奏:“旋跸之初,去淮益远,宜遣重臣出按两淮,询人情利病,察官吏侵扰,纵民耕垦,勿收租税。数年之后,田野加辟,百姓足而国亦足矣。”乃遣枢密使王庶视师,同乞以此奏付庶,询究罢行。又言:“江、浙困于月桩钱,民不聊生。”上为减数千。同乞郡,除显谟阁直学士、知湖州。复召,请祠,诏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二十年卒。

(选自《宋史·卷三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也。其先魏之支别,食菜冯城,因以焉。王莽末,四方溃畔,鲂乃聚宾客,招豪桀,作营堑,以待所归。是时湖阳大姓虞都尉反城称兵,先与同县申屠季有仇,而杀其兄,谋灭季族。季亡归鲂,鲂将季欲还其宫,道逢都尉从弟长卿来,欲执季。鲂叱长卿曰:“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想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遂与俱归。季谢曰:“蒙恩得全,死无以为报,有牛马财物,愿悉献之。”鲂作色曰:“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季惭不敢复言。鲂自是为县邑所敬信,故能据营自固。时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拥兵矫称者甚众,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建武三年,征诣行在所,见于云台,拜虞令。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迁郏令。后车驾西征隗嚣,颍川资贼群起,郏贼延褒等众三千余人,攻围县舍,鲂率吏士七十许人,力战连日,弩矢尽,城陷,鲂乃遁去。帝闻郡国反,即驰赴颍川,鲂诣行在所。帝案行斗处,知鲂力战,乃嘉之曰:“此健令也。所当讨击,勿拘州郡。”褒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使鲂转降诸聚落,县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还鲂诛之。鲂责让以行军法,皆叩头曰:“日受诛,死无所恨。”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皆称万岁。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中元二年,帝崩 , 使鲂持节起原陵。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 , 肃宗许之。元和二年,卒,时年八十六。

(选自《后汉书·冯鲂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而王莽卒移汉。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 , 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