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一单元4《繁星》一课时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上生明月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里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卫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人间句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从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光芒——     皓月——     无际——

(2)、按文章内容填空。

①突然间,一轮满月从海上升了来。

②这时上面有青天。

③下面有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3)、作者几处描述的海上升起的明月,你最喜欢哪一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按课文内容填空,有感情地读两遍。

与晚风、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描写的。可是能够做到与晚风、为友的,就只是那些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一个,也是幸事。

(5)、作者从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绘。
(6)、你能把古今人有关写月亮的诗句写出几句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小女孩的求助

    ①电视台派我到西部拍一部反映农村原生态生活的纪录片。

    ②到青阳村的第三天早晨,我扛着摄像机正准备从村公所出发,一个瘦瘦的小女孩忽然拦住了我:“阿叔!”小女孩胆子很小,说完就怔(zhēng)怔看着我。我放下摄像机弯腰一笑,小女孩胆子大了:“阿叔,你能不能上我家去拍?”我摇摇头。小女孩急了:“我给你鸡蛋。”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鸡蛋伸了过来。望着小女孩清澈的眼神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摇头。小女孩呆了呆,接着哇的一声哭了:“阿叔,求求你去我家拍吧!我妈妈快不行了。”我心中一紧:“你是要我给你妈妈拍?”小女孩使劲点点头:“我妈妈一直生病,这次快不行了。阿叔,求求你……”我拉着小女孩的手,心里酸酸的,看她身上这套大人旧衣服改小的外套,家境一定很不好,肯定是家里没钱拍照她才来求我。

    ③一到小女孩家,我顿时被屋内的寒酸惊呆了,斑驳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孔,陈旧的房梁被积年的烟火熏得摇摇欲坠。小女孩的妈妈半依在床上,额头缠着毛巾,双眼深陷,瘦骨嶙峋。我怔怔地看着她,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④“阿叔可以开始了吗?”我匆忙调准镜头对准这对母女。“我妈妈不能说话了。”小女孩拉着她妈妈的手,紧了紧被子,“她躺了三年,家里已经没钱治病了,我爸爸在外地打工,有了钱就送回来带我妈妈去医院。上个月我爸爸在工地扎伤了脚,因为舍不得钱治疗,呜呜一呜一我爸爸那只脚残废了。”

    ⑤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肩头的摄像机一直在微微发抖。当我擦干眼泪再将镜头对准这对母女时,小女孩正端着一个缺了口的黑碗给妈妈喂水。“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爸爸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外面拾垃圾捡破烂。爸爸也很辛苦。我希望一有好心人……能帮帮我们。”小女孩喂完水,扶着妈妈靠在了床边,说:“阿叔,好了,就拍这么多吧!”

    ⑥我没有停下,将镜头再一次定格在母女俩脸上:这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岁月给她留下了深重的记忆。我要让小女孩不再遗憾,让她永远记得曾经这么近距离地和妈妈一起坐在床头。

    ⑦第二天一早我到县里把照片打印了出来,当我把照片交到小女孩手中时,女孩激动得满脸泪花:“阿叔,是不是带上这些照片我就可以去城里向别人求捐了?那样我妈妈的病就有钱治了。”

    ⑧我浑身一颤,泪水汹涌。我明白了孩子的用意。

阅读大舞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吉鸿(hóng)昌的故事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身为国民党军队重要将领的吉鸿昌,起初还硬着头皮去尽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进攻中国工农红军,但他率领的常胜“铁军”,却被红军打得一败涂地。吉鸿昌震惊之余,连连向自己发问:“是我吉大胆变得胆小了,还是我的部下都变成了窝囊废?这些打败我吉大胆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他化装成钉锅补壶的小炉匠,进入鄂豫皖苏区,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回来之后,吉鸿昌在记事本上写下了“顿开茅塞”四个字,当天夜里,他回想起少年时代的爱国抱负和投军以后的救国志向,辗转不能入睡。最后他披衣坐起,在那四个字后面又添上了一句话:“投错了门路,就拔出腿来!”

    从此,吉鸿昌一接到蒋介石发来的催他进攻红军的电报,就撕得粉碎,并且命令部队,遇到红军就朝天开枪,他在河南光山县驻地看到一对石狮子,联想到称为“东亚睡狮”的祖国,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即在狮背上写下16个大字:“国将不国,尔速醒悟。睡狮猛醒,领导民众!”

    蒋介石对吉鸿昌的变化十分惊惧,指使特务用金钱、美女收买他部下的一批军官。当吉鸿昌发觉事态严重,准备起义投向红军时,这些人发动兵变,拉走了他们自己的人马。接着,蒋介石又调重兵包围了吉鸿昌的亲信部队,逼他交出兵权。最后,又派特务挟(xié)持他到上海,把他强行送往国外“考察实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