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A卷)
材料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一种以民众作为国家生存决定性条件的理论。《左传》记载了“爱民”的思想,孔子提出了“仁”“惠民”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孟子将民本思想浓缩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苦劝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能“制民之产”,就是希望统治者提供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以保障农民生活。孟子的思想奠定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成为民本思想的典范。
--摘编自周克浩《马克思“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之异同》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党和苏区政府依靠、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革命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党和苏区政府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
--据唐志宏谭继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三: 1980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哪种制度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
请回答:
材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继承新文化运动精神的基础上,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其拥有了新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我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我国工人运动。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成立,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摘编自张鹏飞《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 | 出生年份 | 参会年龄 | 备注 |
董必武 | 1886 | 35 | 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创建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
李汉俊 | 1890 | 31 | 与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
毛泽东 | 1893 | 28 | 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湖南筹建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 |
陈潭秋 | 1896 | 25 | 五四运动爆发后,领导了武汉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与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
王尽美 | 1898 | 23 | 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济南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参与共产党早期组织 |
邓恩铭 | 1901 | 20 | 与王尽美等在济南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发起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
刘仁静 | 1902 | 19 | 北京大学学生,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
——依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三1925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 | 1925年1月 | 1927年4月 | 1927年7月 | 1928年6月 | 1934年初 | 1937年初 | 1945年4月 |
党员人数 | 994 | 5.7万 | 1万 | 4万 | 30万 | 4万 | 121万 |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