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下面这幅漫画曾获得某报社举办的优秀漫画作品评比一等奖,在获奖作品介绍中主办方写道:“该作品画面内容虽通俗易懂,但构思却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凡天下事似乎皆可从中汲取智慧。”
要求:仔细观察漫画内容结合文字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确定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有位在某杂志部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月薪三千。所编辑的稿件漏洞百出,主编非常生气,他却回答说:“月薪三千,你还想怎样?”细想一下,他这话也有些道理,就如同我们买了件用不了两天就坏了的便宜货时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你还想怎样?”当然,那位大学生的潜台词可能是:“如果月薪八千,我自然会做的好好的。”
你如何看待以上现象?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年,四川一小学为全校36个班级各配一把戒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戒尺该不该进课堂?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的网友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以便“给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学生”。53%的网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把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当然,还有5%的网友对“戒尺进课堂”持质疑态度,认为动用戒尺是对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但“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
针对我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的“戒尺走进课堂”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忘记了它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它而愁苦。——罗西塔
忘记你贫穷的日子吧。不过,可别忘记它给你的教训。——歌德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席慕容
……
关于“忘记”,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见解呢?
运行中的电子设备有时候必须重启。重启可以归零,可以杀毒,可以升级。其实人生也如此,你一定也有不少关于重启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重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