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第八单元26灰雀 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练习。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_______又不敢讲。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③“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_______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⑤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④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_______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因为     B.但     C.果然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填序号)

第①句:男孩在想。  第②句:列宁在想

第③句:男孩在想。  第④句:列宁在想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⑤,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
(4)、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每年刚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青翠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她们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焙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此时的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茶水入肚,口中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