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2019年中招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书中描述:“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革命”是指(   )
A、北伐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

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有田同耕”

辛亥革命时期

材料二       ……秋收暴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动土地革命”。当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地区落脚时,他就已高举“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帜,其他武装起义队伍也相继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废除革命根据地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杭目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剩削,实行减粗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   中国的土地制度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我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胜农。富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主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由此。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上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巽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牧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未自翻身农民。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一页传记、一张照片、一份报刊、一座城市都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凤中初二某班学生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传记述平生】

关天培(1781—1841),民族英雄。1803年关天培考取武庠生,此后逐步拔擢为副将。1834年授予广东水师提督的职位。一到广东,关天培就全身心投入调研与整顿海防工作。在朝廷还在讨论是否禁绝鸦片的时候,关天培配合两广总督邓廷桢查拿烟贩,后与林则徐形成了禁烟运动的“铁三角”。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与英军在虎门浴血奋战,以身殉国,朝廷追谥“忠节”,加封振威将军。在他的家乡淮安,人民修建了“关忠节祠”,世代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摘编自张德顺《悲情式的民族英雄——关天培》

(1)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

B:关天培整顿海防、抗击英军,做出卓越历史贡献,得到了家乡人民的爱戴。( )

C:关天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一开始就得到了朝廷的坚定支持。( )

【照片记过往】

图1

(2)图1中所展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一页。根据材料,指出该不平等条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签订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报刊传思想】

图2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2人物的姓名及他所领导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图中报刊的创办有何历史意义。

【城市铭精神】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     )时期

民国时期

江宁-建康-集庆路

应天府-南京-江宁

天京

南京、中山城(未使用)

——摘编自卢海鸣《南京历代名号》

(4)南京既是六朝古都,也见证了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写出南京城改名为“天京”的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时间+事件”的形式,任意列举近代史上发生在南京的两件大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