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9课《在山的那边》同步练习

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B、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C、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D、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 , 英宗既北狩 , 达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敌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学校文学社推出《唐朝那些诗人·高适》专栏,为我们讲述灿若繁星的唐朝诗人的故事。请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并完成题目。

【甲】旧唐书·高适传(节选)

    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 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 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盈毒,未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乙】唐才子传(节选)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丙】别董大(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有道科:唐朝科举制科的一个科目,兴于汉代。天宝八年,高适经推举考中此科。②翰:哥舒翰,唐朝名将,曾屡次打败吐蕃,爵至凉国公。③虿(chài):古书上所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④衮衮:同“滚滚”,大水奔流不绝、旋转翻滚的样子。⑤至德:唐肃宗李亨年号。后文的大历是唐代宗李豫年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