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环境 |
①用灼烧的方法能鉴别尼龙线和羊毛线 ②活性炭能净水是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 | ①酸雨主要是由CO2、SO2气体引起的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安全 |
①发霉的谷物晾晒后即可食用 ②使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 ①酒精洒在桌上不慎燃烧起来,可以用水浇灭 ②误服重金属盐溶液,喝鸡蛋清或牛奶 |
酒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饮品,男女老幼均有饮用者,然而,酒后窘态百出,既有呕吐不止的,又有精神亢奋的;既有自己被送往医院的,又有酒驾造成交通事故的,因此,提倡“饮酒要适量,酒后不开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良好行为。
白酒、红酒、啤酒等酒类,都含有酒精,其化学名称是乙醇(C2H5OH),酒精进入体内,很容易通过胃肠黏膜进入血液当中,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95%是靠肝脏分解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酒精分解经历两个过程,①乙醇→乙醛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参与,若摄入酒精量过大,分解相对比较慢。乙醇聚集体内,会刺激胃黏膜,出现胃部不适,酒精也会抑制神经系统,导致睡眠紊乱。②乙醛→乙酸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参与,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差别很大,乙醛聚集导致脸部发红,搏动性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另外,以上两个转化过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酒精性低血糖,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肝脏内没有完全分解的酒精和乙醛,会通过血液,由心脏送往全身。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人就会出现“酒意”,开始进入兴奋状态;酒精的浓度达到 0.1%时,人会变得性情豪迈、动作夸张,达到 0.2%时,便进入了酩酊时期,人会步履蹒跚、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超过0.3%,人便步行困难、言语不清、烂醉如泥;一旦超过0.4%,饮酒者就昏睡不醒了。
|
|
图1﹣肝脏分解乙醇的过程 | 图2﹣饮酒前后指标对比 |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2”所示。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青少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远离酒类;为了家庭幸福,要劝告父母饮酒适量,禁止酒后驾车。
A.守恒观 | B.能量观 |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②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③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吸热反应 |
C.微粒观 | D.分类观 |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酸碱盐溶液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③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
A.化学与安全 | 煤气泄漏——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 重金属中毒——可喝大量豆浆、牛奶解毒 |
B.化学与材料 | 生铁、黄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塑料、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C.化学与生活 | 生活中常用水的净化方法——煮沸 鉴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灼烧闻气味 |
D.化学与健康 |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 食用新鲜黄瓜——可大量补钙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