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易错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同步检测
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A装置中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的原因是{#blank#}1{#/blank#}。(2)用E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blank#}2{#/blank#}。(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blank#}3{#/blank#}。(4)写出实验室可用B、C装置组合来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学方程式为{#blank#}4{#/blank#}。
制得氧气的方法有多种。
工业制氧气
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见下表:
组分
氖气
氮气
氩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沸点(℃)
-246.0
-195.8
-185.7
-183.0
-78.5
(1)将一定量的空气降温至-200℃,得到液态空气;再慢慢升温至-185℃,逸出的气体是{#blank#}1{#/blank#};剩余的就是液态氧,该液态氧中含有极少量的{#blank#}2{#/blank#}(填化学式)。
(2)上述制氧气的过程,属于{#blank#}3{#/blank#}(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3)写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blank#}4{#/blank#},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blank#}5{#/blank#}。
(4)根据图2和图3所示装置容器中物质的状态、反应条件比较差异,填写下表:
图2
图3
物质状态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反应条件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5)用图3装置制氧气,其中分液漏斗的作用是{#blank#}10{#/blank#}。
(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图4所示收集装置补充完整{#blank#}11{#/blank#}。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blank#}12{#/blank#},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因为氧气{#blank#}13{#/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