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题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古代教育】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近代教育】
材料二: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现代教育】
材料一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培养了大量其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