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检测卷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马可·波罗”号帆船上人们的“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 Hz 。当声波的频率在2 ~ 10 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 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②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两个利用: ;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台风与气溶胶

台风“苏拉”于2023年9月2日凌晨登陆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45m/s。“苏拉”的等级之强,一定程度上与气溶胶有关。

气溶胶通常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粒子直径在1nm~10μm之间,如图1所示。其中一种硫酸盐气溶胶对太阳辐射有强散射作用,导致地球大气系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得地表和低层大气冷却,从而导致气候变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排放的气溶胶激增,它会通过影响大气辐射、降水等过程,使得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发生改变,最终影响气候。化石能源的燃烧,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气溶胶,进一步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1)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海水不断变成水蒸气,这是{#blank#}1{#/blank#}(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blank#}2{#/blank#}(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若忽略其他因素,当硫酸盐气溶胶增多时,该物态变化过程将{#blank#}3{#/blank#}(选填“变快”或“变慢”);

(2)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120km/h{#blank#}4{#/blank#}(选填“大于”或“小于”)台风“苏拉”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5m/s;

(3)如图2所示是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台风“苏拉”星云彩图,这些彩色画面是由{#blank#}5{#/blank#}三种色光合成的;

(4)通过灵敏声学仪器可接收到台风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它发生的方位和强度,这说明声能传递{#blank#}6{#/blank#}, 生活中还有其他例子也能说明这一点,请列举一个:{#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