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举一反三
请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氧原子

4个水分子

5个亚铁离子

6个铵根离子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请用甲烷、氯化钠、熟石灰、小苏打、硫酸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用途

用于除去铁锈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作为调味品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化学式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10{#/blank#} (填字母序号).

A.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气体引起的

B.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配制时能用铁制容器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D.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可施氮肥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打开盛装白醋的瓶盖,较远处也能闻到酸味,这是由于白醋分子具有{#blank#}11{#/blank#}的性质.向白醋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blank#}12{#/blank#}色.

②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blank#}13{#/blank#} 作用.

③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blank#}14{#/blank#} .

④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blank#}15{#/blank#} .牛奶可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是{#blank#}16{#/blank#}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某兴趣小组以食品保鲜剂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

【生活中的保鲜方法】

(1)已知:食物腐败的原因之一是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当氧气和水充足时,在适当条件下微生物会迅速生长。袋装薯片采用充氮保鲜的原理是{#blank#}1{#/blank#}。

【认识保鲜剂】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通常不用作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是{#blank#}2{#/blank#}。

【探究保鲜剂的成分】

小组同学发现某品牌食品保鲜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白色粉末。

探究一:黑色粉末的成分有什么?

猜想1:可能有铁粉

猜想2:可能有炭粉

(3)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blank#}3{#/blank#},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证明猜想1成立。

②另取少量样品用电炉充分灼烧,并在样品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观察到{#blank#}4{#/blank#},证明猜想2成立。

查阅资料得知,该食品保鲜剂的保鲜原理是利用铁粉与包装袋内的氧气、水反应,其中活性炭粉、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加快铁的反应,该类保鲜剂也称脱氧剂。

探究二:影响脱氧速率的因素

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用消耗1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表示脱氧速率。

   

先将1.0g铁粉和一定量的活性炭粉装入试管,然后滴入3滴食盐水,改变活性炭粉的质量,重复实验并记录消耗1mL氧气用时如表:

活性炭粉质量/g

0.2

0.3

0.4

0.5

0.6

消耗1mL氧气用时/s

90

94

100

106

141

(4)该实验是探究{#blank#}5{#/blank#}因素对脱氧速率的影响,结论是{#blank#}6{#/blank#}。
(5)脱氧剂的脱氧速率可能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写出一条并说明理由{#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