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计算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检测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6
第2次
m
第3次
3
第4次
化学兴趣小组对家用某品牌发酵粉进行探究。
活动一:定性研究
(1)小明通过观察标签知道这种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为测定发酵粉溶解形成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发酵粉加适量水溶解,在室温下用pH计测得所得溶液pH为8.2,说明溶液中除、外,一定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小红对碳酸氢钠固体溶解过程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使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得不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由图可知,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__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活动二:定量测定
(3)小李设计了如图3装置,测定该发酵粉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发酵粉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小李取mg固体样品和足量稀盐酸置于装置A中,打开活塞,充分反应后,装置B增重了bg,测得装置C增重了c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小组同学围绕实验中产生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误差进行分析,经检测装置气密性良好,产生偏小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活动三:拓展延伸
小林发现溶液与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和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6)猜想一:两者不反应
猜想二:两者发生反应,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反应生成和________(写化学式)。
(7)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溶液与溶液混合变浑浊,溶液与溶液混合无现象,为验证猜想二正确,请你补充实验方案:⑦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溶液,________。(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1)仪器a、b的名称:a {#blank#}1{#/blank#} ,b {#blank#}2{#/blank#}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lank#}3{#/blank#} ,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blank#}4{#/blank#} (填字母)。
(3)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 {#blank#}5{#/blank#} 端(填“c”或“d”)进入。
(4)若用C装置制取CO2 , 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blank#}6{#/blank#} ,该操作后,C中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blank#}7{#/blank#} (用字母e、f、g对下图进行排序)。
(5)实验室需制备1.1gCO2 , 理论上需含杂质20%的石灰石多少克? {#blank#}8{#/blank#} (写出计算过程)
试题篮